陜西師范大學2026年碩士研究生擬擴招880人的新聞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大家紛紛討論:考研黨春天來了?““211名校居然如此慷慨?”、“現在上岸還來得及嗎?”。毫無疑問,從宏觀數據來看,考研黨確實迎來了一些肉眼可見的利好,但這塊看似誘人的“餡餅”,會不會只是一個精心包裝的“陷阱”?
![]()
1)
應該講,陜西師大的操作并非孤例。據不完全統計,2026年共有53所“雙一流”高校明確擴招,其中38所高校的擴招人數都超過了100人。武漢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分別擴招500人和400人,緊隨陜西師大之后;西南交通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等6所高校的擴招規模也均超過300人。與此同時,有27所“雙一流”高校2026年的預計招生規模超過了5000人。 其中,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7所高校的招生規模更是突破了7000人。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吉林大學這三所高校,招生總人數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000人以上。
事實上,2016年到2025年,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一直在穩步攀升。到了2024年,招生總人數已經達到了118.57萬人,相較于2023年增加了超過3.7萬人,增幅為3.24%。雖然官方尚未公布2026年的全國總招生計劃,但按照這個趨勢,總盤子繼續緩步增大的概率極高。這意味著國家對于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讀研的通道整體上是加寬的。
另外,經歷了2023年報名人數474萬人的歷史巔峰后,考研報名人數在2024年和2025年連續兩年下跌,分別降至438萬和388萬。一邊是招生名額在增加,另一邊是報名人數在減少,這一“增”一“減”之間,似乎為考生勾勒出了一幅競爭壓力減小的美好圖景。
2)
然而考研的殘酷性在于,它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游戲。當我們為擴招歡呼時,必須冷靜地看到隱藏在數據背后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推免率——無法回避的“隱形門檻”
近年來,各大“雙一流”高校為了搶奪優質生源,紛紛提高推免生的招收比例。部分名校的熱門專業,推免生占比甚至超過50%,留給統考生的名額本就屈指可數。現在的問題是,陜西師大新增的這880個名額,有多少會分配給統考生?
陷阱二:增長率的“假象”——高位下的增速放緩
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增幅為3.24%,雖然招生人數達到了近十年最高水平,但這個增長速度卻是近十年最低。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高歌猛進式的擴招時代可能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緩步上升”的微調。 這種微調往往更具結構性和目的性,名額會精準地投放到國家戰略急需的學科和領域,而非“雨露均沾”。
陷阱三:結構性“內卷”——對手在變少,但也在變強
考研熱降溫,勸退的是那些準備不充分、目標不明確或者搖擺不定的“炮灰”考生。而那些真正有實力、目標堅定、非“雙一流”不上的考生,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因為看到了頭部院校的擴招,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普通院校的競爭烈度下降,但像陜西師大這類“雙一流”高校的競爭,會因為吸引了全國更優質的生源而變得更加“內卷”。
簡而言之,考研正在回歸理性,但實力一直是硬通貨,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考研終究是一場關于知識和毅力的較量。
今日話題:你參加過研究生考試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