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說我們的戰斗機更新的快,在計算機領域我們同樣也不遜色。
超級計算機還沒搞清楚,我國的科學家就已經推出了光量子計算機“九章四號”。
量子計算機究竟有多快,毫不夸張的說,只要運算比西方慢一秒,所有的國家機密都會被看光。
而更緊迫的是,量子計算機概念是在上世紀80年代被西方率先提出的,如今已經研究40余年的時間了。
那我國的光量子計算機“九章四號”現在究竟是什么水準了?為啥量子計算機被稱為和平時代的核武器?
![]()
量子計算領域的競爭,早從十年前就充滿了“重量級”對抗。
2014年美國谷歌公司高調宣布投入十億美元,集結數百名科學家,目標是五年內造出首臺量子計算機。
彼時我國31歲的量子天才陸朝陽,帶著一個十幾人的團隊也瞄準了同一目標,而他們的經費只有幾千萬元人民幣,團隊核心還是一群95后研究生。
這樣的差距,在外人看來幾乎是“以卵擊石”,但陸朝陽團隊卻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突圍路,我們的量子計算機選擇光子路線,而非谷歌押注的超導量子比特。
![]()
這個選擇并非偶然,早在200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從歐洲回國后,就帶領團隊深耕光子糾纏技術,為國內積累了扎實的技術基礎。
更重要的是,光子路線本身有著獨特的優勢:它對環境干擾的容忍度更高,功耗也更低,不需要極端低溫的運行環境,這對于當時資源有限的團隊來說,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
在科研領域,“燒錢”從來不是勝負的唯一標準,精準的路線定位往往更能事半功倍。
谷歌的十億美元固然能鋪陳龐大的研發網絡,但陸朝陽團隊卻憑借對自身優勢的清醒認知,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光子技術上。
這種“不盲從、找差異”的智慧,恰恰是中國科研團隊在國際競爭中屢屢突破的關鍵,不跟在別人身后亦步亦趨,而是從自身積累出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賽道。
![]()
陸朝陽與量子物理的緣分,早在他考入中科大時就已注定。
大三那年,他堅定地選擇量子物理作為專業方向,理由很純粹:量子力學既“頂天”,又“立地”。
這項技術能探索前沿科學疑問,更能在百年間催生出半導體、激光等改變世界的發明,相關產值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
這種“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特質,成了他科研生涯的底色。
后來在潘建偉門下讀研究生時,他接到了一項高難度任務:將實驗平臺從五光子糾纏升級到六光子糾纏。
別小看這一個光子的增加,五光子對應的是32維空間,六光子直接翻倍到64維,相當于在黑暗中摸索兩個未知角度的探測器,直到捕捉到那束微弱卻關鍵的信號。
兩年努力后,他不僅實現了六光子糾纏,還巧妙制備出可用于量子計算的簇態,成果登上《自然?物理學》,入選當年中國科技十大進展。
![]()
2008年陸朝陽進入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攻讀博士,期間首次實現單電子狀態的光學測量,解決了量子計算的一個基礎性難題。
這讓他很快就被美國學術界注意到,并且還收到了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的青年研究員教職邀請。
但博士答辯結束一周后,他毅然回國,成為中科大最年輕的正教授。
有人問他為何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他的回答很實在:“在英國,前五年可能更順利,但長遠會有天花板。”
“而量子技術關乎國家信息安全與算力,中國必須發展,這里的前景只會越來越大。”
這種選擇背后,是一代中國學者的歸屬感。
更難得的是,他把這種歸屬感傳遞給了團隊里的95后、00后:看著這些懵懂的年輕人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青年科學家,成了他除科研之外的另一重滿足。
![]()
2019年12月,美國谷歌宣布“量子霸權”,其53比特系統能在200秒內完成超級計算機1萬年的任務。
那段時間,陸朝陽團隊的壓力達到了頂點,熬夜到凌晨兩三點是常態,甚至曾連續30小時不休息調試裝置。
但一年后,“九章”光量子計算機橫空出世,在計算速度、功耗、性價比上全面超越谷歌的成果,論文登上《科學》期刊。
更值得關注的是,陸朝陽團隊沒有沿用“量子霸權”這個詞,而是提出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在他看來,“霸權”帶有強烈的對抗意味,而中國文化向來崇尚友好與和平,不希望用炒作性的名詞定義科學突破。
![]()
后來國際學術界也逐漸采用了“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說法,這不僅是技術上的領先,更是科學表達上的文明氣度。
這種領先并非一勞永逸,“九章”問世后,美國國家技術標準局與加拿大仙樂都量子公司聯合采用相同路線反超,但很快又被“九章三號”追回。
如今“九章四號”再次刷新速度,將光量子計算的門檻提至新高度。
這種“你追我趕”的競爭,恰恰推動了整個領域的進步。
就像陸朝陽說的,“量子計算已經從基礎研究,慢慢過渡到應用研究和工程化階段”。
而中國在這個階段里,不僅建立了最強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標準,更培養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年輕團隊。
![]()
如今再看“九章四號”,它不僅是一臺速度驚人的計算機,更是中國科研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
當陸朝陽看著實驗室里的年輕人調試設備時,或許他早已明白:量子計算的未來,不僅在于技術的迭代,更在于這種精神的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