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糾結選高層還是低層,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在被一系列調整和現實數據改寫,曾經被視為城市地標、視野絕佳的高層住宅,為何突然成了調控的重點?
![]()
那些已經入手高層的業主,未來房產價值會受影響嗎,這場席卷全國的限高運動究竟如何?
![]()
2024年前8個月,全國高層建筑火災數量高達3.6萬起,這個數字直接超過了2023年全年的總和,回顧近四年的數據,更能感受到觸目驚心的變化。
2021年4057起,2022年飆升至1.7萬起,2023年突破2.3萬起,火災發生率的攀升速度,與高層住宅的普及程度形成了刺眼的呼應。
![]()
這些數據背后,是高層住宅難以回避的安全短板,國內大部分消防救援云梯的最大有效救援高度僅在30至50米之間,按照標準層高3米計算,僅能覆蓋10到15層的住戶。
對于30層以上的超高層建筑而言,一旦發生火災救援難度極大,更危險的是高層空間極易形成煙囪效應,火勢和濃煙會以極快的速度向上蔓延,不僅給逃生帶來阻礙,也讓救援工作雪上加霜。
![]()
除了火災風險,超高層住宅的老化問題也在逐漸暴露,隨著房齡增長,電梯故障、供水供電不穩、管道老化等問題會集中出現,而這些設施的維修改造不僅成本高昂,還需要協調大量業主意見,執行難度遠超低層住宅。
長期來看,這些隱性問題都會成為影響居住體驗和房產價值的關鍵因素,不過高層住宅的安全隱患,早已被制定者關注。
![]()
2025年5月1日住建部實施的住宅項目規范生效,明確規定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不得超過80米,對應樓層約26層,這一全國性規范的出臺標志著高層住宅的供給時代正式進入收縮期。
作為一線城市的風向標,深圳率先響應,發布關于穩妥推進住宅項目規范實施的通知,文件要求,建筑高度超過80米的住宅項目,必須在土地供應和消防審查環節征求消防救援部門意見,確保與當地消防救援能力匹配。
![]()
這一規定意味著,未來深圳新增住宅項目原則上不會突破80米的高度限制,其他核心城市也在逐步跟進,北京明確提出,2027年5月1日前未取得規劃許可證的住宅項目,需嚴格按照新規范執行80米限高。
上海近年推出的新地塊,規劃高度普遍向80米靠攏,廣州雖未直接發文,但在土地出讓環節已悄悄落實限高要求,除了直接限高,不少城市還通過調控容積率間接降低住宅高度。
![]()
鄭州就明確規定,中心城區新規劃住宅用地容積率不得超過2.5,容積率的降低,意味著建筑密度減小,開發商很難再打造超高層住宅,只能轉向多層、小高層產品,這與直接限高異曲同工,共同推動住宅市場向低層高方向轉型。
這些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基于城市發展的現實需求,一線城市人口密集、消防壓力大,高層住宅的管理和安全風險早已超出承載能力。
![]()
二三線城市則在城鎮化進程中主動規避過往城市發展的弊端,提前布局低密住宅,從核心城市到普通地級市,一場全國性的住宅高度調整正在悄然進行。
這種轉向本質上是對房地產市場供需關系變化的回應,住建部202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自有房率高達87.8%,這一比例在全球處于較高水平。
![]()
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主要矛盾已經從有沒有房住轉變為住得好不好,過去幾十年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住房需求集中釋放,高層住宅憑借土地利用率高、開發周期短等優勢,成為開發商首選。
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居住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低密度、樓間距寬、采光充足、綠化較好的住宅,逐漸成為改善型需求的核心選擇。
![]()
對比高層住宅低層和小高層產品的優勢愈發明顯,這類產品不僅沒有高層的消防隱患和老化維修難題,還能提供更舒適的居住體驗——公攤面積更小、上下樓更便捷、社區氛圍更濃厚。
在二手房市場上,房齡相近的低層住宅和高層住宅,前者的流通性和保值性已經開始顯現優勢,更重要的是,城市更新過程中,低層住宅的優勢進一步放大。
![]()
對于老舊低層小區,無論是維修改造還是拆遷重建,都更容易協調業主意見,改造成本也相對較低,而高層住宅由于涉及住戶多、建筑結構復雜,拆遷重建的成本極高,未來大概率只能通過局部維修維持使用,居住體驗很難得到本質提升。
網上流傳的高層住宅未來會淪為貧民窟的說法雖然有些絕對,但也反映了市場的擔憂,就像曾經的老破小”一樣,未來房齡老化的高層住宅,可能會面臨設計過時、設施老化、維修困難等多重問題,其市場價值和居住舒適度都會大幅下降。
![]()
相比之下,低層住宅的改造空間和增值潛力顯然更具優勢,面對高層住宅逐步退出市場的大趨勢,普通購房者無需過度焦慮。
當前市面上在售次新房仍以高層為主,這些房產短期內的居住價值和流通性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畢竟住房需求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高層住宅的區位優勢仍能支撐其價值。
![]()
但從長期來看,購房決策確實需要順應趨勢,如果有購房能力,優先選擇層數在15層以下的小高層或多層住宅,尤其是容積率低于2.5、綠化較好的社區,這類房產不僅居住體驗更佳,未來的保值增值能力也更強。
在同等預算和區位條件下,低樓層住宅的長期潛力明顯優于超高層,對于已經持有老高層住宅的業主,也可以提前做好規劃。
![]()
如果資金實力允許,可考慮置換到低密住宅,避免未來房產貶值或流通困難,如果暫時沒有置換計劃,要增強安全隱患意識,比如熟悉小區消防通道位置、家中配備基礎消防器材、關注小區公共設施的維護情況。
同時,積極參與小區業主自治,推動公共設施的定期檢修和維護,延長住宅的使用壽命,這場住宅市場的變革,本質上是居住需求升級與城市安全發展的必然結果。
![]()
高層住宅曾在城市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隨著時代發展,其弊端逐漸顯現,被低密、高品質的住宅產品替代是必然趨勢,無論是購房者還是業主,只有順應這一趨勢,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居住品質和財產安全。
未來的城市居住格局必將是小而精,小而美的低密社區成為主流,這場變革不僅會讓我們的居住環境更安全更舒適,也會推動房地產市場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提升,讓住房真正回歸居住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