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第四代住宅”概念在全國各地興起,這對于房地產“重災區”的昆明自然也不例外,到今年迎來了爆發。從2025年開始,昆明以“第四代住宅”為賣點的項目已超過10個,甚至還出現了“第五代住宅”。
那么,什么是“第四代住宅”呢?百度百科詞條注釋:第四代住宅又稱庭院房、立體園林生態住房或城市森林花園建筑,是指將綠色生態理念與現代高層建筑相結合,通過空中庭院、垂直綠化等技術手段實現居住環境升級的高品質改善型住宅。其核心特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優化容積率計算規則(如配電房等配套用房不計入容積率)實現超高得房率,部分項目得房率可達或超過100%;二是引入立體綠化系統,使每戶擁有露臺,并且每兩層住宅設置一處空中公共平臺用作公共院落使用。而“第五代住宅”,也有人叫它平層別墅。
從第一代,筒子樓,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鄰里關系全靠吼。到第二代,單元樓,給你關進一個鴿子籠,隱私是有了,鄰居是誰住了三年都不知道。再到第三代,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小區,綠化、人車分流都安排上了,但本質還是“鴿子籠Plus”,本質是把人當成標準件,塞進一個標準化的空間里。
所以“第四代住宅”的核心訴求是什么?是反抗。是對標準化、對鴿子籠、對憋屈生活的集體反抗。它想把別墅的體驗,強行塞進平層的身體里。這就像給一個社畜承諾,你不用996了,以后每天下午四點下班,還給你發雙倍工資。
但,你信了嗎?
一個超大陽臺,美其名曰“空中庭院”;更高的價格,就是縮減公攤;其實,這不就是加大了陽臺、露臺,縮減了公攤的高層商品房嗎?
效果圖一般是這樣的:
![]()
這樣的
![]()
是不是很動心?但細想問題也顯然不少!
首先,必須厘清一個事實,國家從未官方定義過什么是第四代住宅,這純粹是開發商為營銷造出的概念,其核心賣點,如空中庭院、立體綠化、極高的得房率,聽起來固然美好,但在樓市的現實土壤中,多少顯得有些水土不服。(真正的國家標準,是去年出臺的《住宅項目規范》,它的目的是劃定住宅安全的底線,確保房子安全、適老、綠色。)
而房地產發展到今天,地價寸土寸金,容積率居高不下。開發商在舊改項目中,扣除回遷房和保障房后,能賣錢的地塊既小又貴。所有的成本、拆遷、土地、建安、利都壓在這點地上。
在當下這種極限求生模式下,我們難道還指望開發商學雷鋒做挑高客廳、空中花園?如果不是價格到位,開發商想的影院是如何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多擠出一平米,多賣幾萬塊。
所以,當你聽到第四代住宅時,不妨多想一下,這究竟是為了提升你的居住品質,還是為開發商在殘酷的市場中活下去的營銷噱頭。
“高得房率”和“贈送面積”,這些售房時本就該有的正常訴求,現在卻變成了升級?本質或只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障眼法而已。
此外,開發商將“空中庭院”描繪成都市人的田園烏托邦,卻對后期維護難題避而不談。以重慶國瑞·浩月府為例,項目雖配置自動噴灌系統,但業主仍需承擔高昂物業費,而米蘭垂直森林項目年物業費高達7000歐元,遠超普通人承受能力。
隱私問題更是致命傷。四代住宅常見的退臺式布局導致“樓上俯瞰樓下露臺”,開發商雖用磨砂玻璃、鋁板擋板補救,但實際入住后,晾曬衣物、家庭活動仍暴露無遺。西安某項目甚至因業主封窗改建,破壞建筑立面統一性,引發社區矛盾。
再深度想想,難道此前就沒有人想到“第四代住宅”這樣的類似空中花園概念嗎?這些居住體驗在國外早見怪不怪,在技術上也并非實現飛躍,所以答案自然是有的,但,為什么大家沒做呢?
當下,地方政府為推進綠色建筑,允許不計容面積、放寬退距限制,而房企則借此包裝產品差異化,掩蓋同質化競爭困境。
危險的是,這種政策依賴型發展不可持續。一旦政策收緊或市場降溫,四代住宅的高成本將反噬開發商。福州建發縵云等項目雖通過容積率獎勵實現利潤平衡,但若未來政策調整,溢價能力將迅速瓦解。而購房者手中的“生態資產”,可能因維護成本高、流動性差,或淪為貶值最快的“不動產”。
最后,開發商將“花園夢”塑造成改善剛需,是否會忽視真實的居住需求。三、四線城市客戶更看重實用面積,當發現露臺不能封窗、維護成本高昂后,認購率驟降。即便是高收入群體,面對動輒數百萬元的“生態溢價”,也會權衡性價比。你想想,你家的陽臺現在是封著還是開著?你又有多久沒去陽臺上感受微風了呢?
更有甚者,部分項目為追求概念,犧牲基本居住功能。試想,如果客廳增加10平米和陽臺增加10平米,你會選哪個?
回到昆明,“第四代住宅”概念已撲面而來。率先亮相的是位于一環內的義承·丹霞翠嶼,宣傳中提到該項目為昆明主城區首個四代建筑,把院子搬向天空,并且整個社區搭配了華為全域智能服務,園區智能機器人可提供外賣、快遞配送上門、垃圾丟棄、公區衛生打掃等服務。
此外,邦泰滇池路項目,備案名為觀云朗月花園,該項目聲稱也將打造“第四代住宅”,基本每戶帶獨立的270°轉角環幕花園陽臺。
還有旭輝代建的金樾玖璋、義承西北片區新地塊、中鐵壹號峯景新地塊、旭輝鉑宸府二期等,都計劃調整為第四代住宅,這也意味著未來昆明市場將有更多“第四代住宅”產品供應。
數據顯示,至2024年3月,全國已有超過24個省份開始試點“第四代住宅”,覆蓋了全國70%以上的省份,許多城市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
![]()
2024年7月,昆明市政府發布的《關于優化昆明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中提到:支持發展低層高品質住宅、立體生態建筑(第四代建筑)等多樣化住宅形式,立體生態建筑(第四代建筑)在方案設計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鼓勵企業轉型發展,建設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等高品質多樣化的住宅產品。
但是,從已經呈現的不少初期“第四代住宅”來看,卻遠遠沒有之前期待的那么完美。比如早在2021年,安寧吾悅廣場·吾悅院子就打造了昆明首個“第四代住宅”,據宣傳資料,該項目所有戶型均配備不計入容積率的超大露臺,上面種滿綠植。2024年6月,該項目住宅交付。
現場實拍是這樣的
![]()
有業主表示:“住起來其實和普通的住宅沒有什么太大區別,就是陽臺大點,可以栽種些植物。當時買的時候也只是看中了周邊配套。”
當然,我們應該鼓勵房地產產品的不斷進化,鼓勵我們的生活居住環境不斷優化,但是,如果只是一個營銷的噱頭和割韭菜的工具,那么,你還會上當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