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的八寶山,寒風里滿是不舍。
楊振寧先生的遺體覆蓋著國旗,無數人自發排成長隊送行。
可就在這樣肅穆的時刻,三大“刺耳的聲音”卻冒了出來。
真搞不懂,為什么總要在逝者身上挑刺……
![]()
淚目的送別
楊振寧先生走了,享年103歲。
10月24日清晨,北京的天剛蒙蒙亮,八寶山革命公墓外就已經擠滿了前來送行的人。
隊伍從公墓大門開始,沿著周邊的馬路蜿蜒延伸,一眼望不到盡頭。
大家手里都拿著白花,臉上沒有多余的表情,只有掩不住的肅穆,偶爾能聽到有人壓低聲音念叨“先生一路走好”。
![]()
上午時分,葬禮儀式正式開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規格的安排。
工作人員緩緩推著棺柩走向禮堂,棺柩上覆蓋著鮮紅的五星紅旗,那抹紅色在肅穆的氛圍里格外醒目。
了解情況的人都清楚,這份國家禮遇“不是隨便給的”。
楊振寧先生在物理學領域的成就享譽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始終懷揣家國情懷,多年來為國內科研事業的發展奔走,這份榮譽是對他一生貢獻的最高認證。
![]()
再回到儀式隊伍中,捧遺像的不是楊振寧的兒子,而是孫輩。
家屬區里,翁帆站在家屬的首位,眼睛已經哭得又紅又腫,能明顯看出她強忍著悲傷。
她身邊站著次子楊光宇,神情同樣凝重,只是長子楊光諾始終沒有出現在現場。
然而,就在這樣莊重的送別場合,還是出現了三種不好的聲音...
![]()
惡心爭議一:改過國籍就不配披國旗?
有人說“他早年入了美國籍,老了才改回來,根本不配披國旗”。
說這話的人怕是連基本的歷史都沒搞明白。
![]()
1950年那時候,朝鮮戰爭剛爆發,美國直接下了禁令,禁止中國籍的博士回國,當時楊振寧剛拿到博士學位沒多久,想回也回不來。
一直到1964年,為了在學術圈更好地開展工作,他才被迫加入美國籍,后來他自己回憶這事的時候說“當時心里像壓了塊石頭,總覺得不是滋味”。
可就算入了美國籍,他也沒忘了祖國。
![]()
1971年,那時候中美關系還沒正常化,連官方交流都沒有,他就冒著風險成為首個訪華的美籍華裔科學家。
回國后第一時間去見了周總理,還把在美國看到的科技發展情況詳細匯報。
也正是因為他的勇敢,才架起了中美學術交流的橋梁,多少科學家借著他鋪的路,才能回國交流學習。
![]()
到了2015年,94歲的他本可以安享晚年了,但他毅然放棄美國籍,重新加入中國籍。
這事當時在學術界引起多大反響,了解的人都清楚,他不是老了才想起來回國,是等了幾十年,終于等到能安心回來的機會。
![]()
惡心爭議二:拿他和錢學森、鄧稼先比愛國?
再看第二個更離譜的爭議,說“他留在國外不回來,貢獻還不如錢學森、鄧稼先,算不上真正的愛國者”。
這話純屬沒搞懂不同領域的區別。
![]()
![]()
錢學森、鄧稼先先生是搞應用技術的,兩彈一星的成功離不開他們,這是實實在在的國之重器。
而楊振寧先生搞的是基礎理論,像宇稱不守恒、楊-米爾斯規范場這些,都是能寫進物理學課本的重大發現。
基礎理論是所有應用技術的根基,沒有好的基礎理論,應用技術根本沒法往前推進。
![]()
而且他從來沒閑著,早在1972年,他就兩次跟周總理建議,一定要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別光盯著應用技術。
后來還親自促成清華大學成立基礎科學研究班,培養出了43個國家棟梁。
這些貢獻難道不是實實在在的?說他不如別人的,不過是沒看到基礎理論領域的重要性罷了。
![]()
惡性爭議三:央視沒報道就是不認可?
最讓人無語的是第三個爭議,居然有人說“央視沒報道葬禮,就是國家不認可他”。
說這話的人肯定是沒關注過官方媒體。
![]()
![]()
先不說人民日報、新華社這些權威媒體,早就多次發過專題報道,明確稱他是“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還詳細講過他晚年回國后,在清華教書、建高研院的貢獻,這些難道不是認可?
再看看清華大學的動作,專門給先生設了“歸根居”。
![]()
他住過的書房、用過的手稿都永久保留著,學校里還經常組織學生去參觀,了解他的學術生涯,這要是不認可,能有這待遇?
更別說葬禮上國家給的覆蓋國旗的最高禮遇,一般人能有這榮譽嗎?央視沒報道不代表不認可,不同媒體有不同的報道重點,總不能拿這個當借口抹黑吧。
![]()
結語
其實仔細想想,這些爭議根本站不住腳,只要稍微查點資料、了解點歷史,就能知道里面全是漏洞。
有人之所以揪著這些不放,要么是沒弄清事實,要么就是故意帶節奏。
![]()
先生這一生,不管是在學術上的成就,還是對國家科研事業的貢獻,都是實實在在擺在那的,不是幾句謠言就能抹掉的。
那些真正了解他的人,記得的是他百歲時說的“符合稼先共同途的矚望”,是他為了基礎理論研究奔走的身影,這些才是最該被記住的。
![]()
現在網上還有人拿各種無關的話題炒作,不過大多都是重復之前的老調調。
要是大家還想知道先生其他不為人知的經歷,比如他當年怎么跟鄧稼先約定“共同途”,或者建高研院時遇到過哪些困難,都可以在評論區接著聊,咱們把真實的故事講透。
![]()
參考文獻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