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祝縣將食用菌產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民增收的“一號工程”,通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推動產業爆發式增長。從一朵朵食用菌培育出年產值十億級的優勢主導產業,食用菌產業的迅猛發展為天祝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樹起標桿。
![]()
天祝縣平均海拔超2400米,冷涼氣候與晝夜溫差大的“短板”,成為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獨特優勢,這里的食用菌生長周期長、肉質緊實、營養豐富,深受市場青睞。新一季菌棒生產在即,天祝縣臣祥菌業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拆除舊設備、平整場地、安裝智能新設備,推進智能化升級。該公司引進國內先進的食用菌菌棒智能化生產線,實現拌料、裝袋、滅菌、接種、培養全過程智能控制自動化,大幅提升菌棒產能。
天祝縣臣祥菌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孫嘉慶:我主要是負責我們企業的后期的生產,還有技術方面的(指導),這次工廠進行改造,主要通過機器更新換代,中間的接種的無菌車間改造。現在是高壓滅菌,減少了滅菌時間效果比原來更好,還節省了能源。
![]()
天祝縣食用菌產業崛起,得益于“龍頭企業引領、合作社紐帶、農戶廣泛參與”模式。天祝縣先后引進臣祥、天滬等技術先進、市場廣闊的龍頭企業,負責核心技術研發、菌棒統一生產、產品精深加工與市場開拓,解決農戶“不會種、怕風險、出售難”問題;村鎮成立專業合作社,組織分散農戶統一獲取菌棒、接受技術指導、管理基地;農戶通過承包大棚、參與管理或務工融入產業鏈,獲得穩定土地流轉收入與勞務收入,成為產業“股東”“合伙人”,實現家門口穩定增收。
目前,全縣建成食用菌棚6784座,形成以香菇、羊肚菌、赤松茸為主的多元化產品體系,“天祝香菇”“天祝羊肚菌”等品牌享譽市場。
天祝縣農業產業化服務中心主任劉國棟:近年來,天祝縣利用獨特的氣候條件和方便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錯峰頭”越夏一大茬栽培的模式,以松山鎮為主,輻射帶動哈溪、朵什、西大灘等8個鄉鎮,大力發展以香菇、平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2025年,全縣食用菌種植規模達到袋栽1億棒,產量可以達到8.82萬噸,產值達到10.2億元,食用菌產業能行帶動全縣6000多戶,兩萬多人,人均增收達兩萬多元。
![]()
為提升產業附加值,天祝縣還規劃建設食用菌精深加工園區,重點發展即食食品、菌類多糖提取、調味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力爭產業效益最大化。
如今,高原“小菌菇”已正穩步撐起富民強縣的十億級產業,向著百億級產業集群目標邁進。天祝的實踐證明,找準路徑、精準發力,“綠水青山”必能持續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全媒體記者:蘇智成張大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