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法官,工資已經拿到手,
我們心里總算踏實了!”
拿到工資數日后
兩名工人捧著錦旗
滿懷感激地來到蓬江區人民法院
向執行法官葉曉燕表達謝意
![]()
而一個月前,這兩名工人還滿臉愁容,手里攥著勞動仲裁裁決書在法院的執行事務中心里急得直打轉,雖然仲裁裁決支持了自己要求工廠支付7萬余元工資的請求,可工廠還是分文未付。
“葉法官,廠子里面值錢的東西眼看被搬走了……”兩名工人心急如焚,擔心廠子的機器、產品以及資料被轉移后,自己的工資就打了水漂。
葉曉燕執行團隊接案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很快發現了問題:被執行人的生產設備、半成品種類繁雜,清點和處置難度大。更關鍵的是,經初步評估,這些企業財產根本不足以清償債務。
![]()
“廠子現在經營困難、資金短缺,一下子拿不出7萬多元欠薪,但我們絕不是故意逃債!這里每月租金要2萬多,我們早就想搬到租金更低的地方,今年7月已經和房東商量退租,現在還有8萬多元押金在房東那里!”企業負責人急忙解釋。
另一邊,房東比企業更著急:“廠房絕對不能查封!一旦查封,后續就沒法租給下家,場地閑置的損失誰來擔?”
工人堅持申請查封拍賣,企業盼著保住經營空間,房東擔心場地損失——三方各執一詞,僵局難破。
經進一步核實,葉曉燕了解到:此前企業一直按時支付租金,后來因經營困難無力承擔高額費用,才與房東協商在今年7月解除租賃合同,約定企業需在2025年8月中旬前搬離交還廠房,房東則一次性退還8萬多元押金。
![]()
“沒有拖欠租金,房東也同意解除合同,這筆押金不正好能解決當下難題嗎?”葉曉燕敏銳抓住這一線索,立即組織三方展開協商。
房東率先松口:“只要企業能在8月底前清退廠房,我同意從8萬多元押金里扣掉8月的租金和相關費用,剩下的5萬多元退給工廠,專門用來支付欠薪。”
企業也動了心,想用部分押金抵欠薪,既能減輕資金壓力,也能為后續經營留余地。可兩名工人依舊不放心,堅持要查封拍賣——他們怕企業自行清退后,自己再想要回工資就沒了保障。
![]()
一邊是房東要“場地”,一邊是工人要“工錢”,一邊是工廠要“生存”。葉曉燕沒有急于下判斷,而是反復梳理三方的顧慮、訴求和難處,一次次上門溝通,一場場耐心調解。
“大家換位思考想想,現在廠房里的財產根本不夠抵欠薪,而且拍賣處置耗時長,能不能成功拍賣還是未知數。”葉曉燕語氣懇切地給工人算“明白賬”,“反觀現在,只要廠房能清退,房東扣完費用后退押金就是順理成章的事,這對咱們三方都是共贏。再說,按企業現在的資金情況,后續逾期交租的風險很高,現在都8月中下旬了,再拖兩三個月,你們的執行款可能更沒保障……”
![]()
一番話點醒了所有人。最終,兩名工人同意企業自行處置清退廠房,約定用押金抵扣租金后的余款支付欠薪,不足部分由企業補足。很快,房東和企業辦好了騰房手續,企業也順利搬去了新址——三方的難題就此迎刃而解。
近年來,蓬江法院持續深化“綜治+執行”聯動機制,扎實推進人民法庭“調保立審執訪”六位一體運行模式,還揭牌成立全市首個鎮街綜治中心執行事務工作站——“蓬江區人民法院執行事務中心杜阮工作站”。通過將執行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不僅打通司法服務的“最后一米”,更實現司法效率和市場滿意度雙提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治理“蓬江模式”,用實實在在的執行成效回應群眾期盼。
來源:蓬江區法院
供稿:李小紅
排版:譚年安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