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 是陽數之極,九月初九這一天,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所以稱為 “重陽”。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現代社會將重陽節定為 “老人節”、“敬老節”。這個節日對于老年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它不僅是一種文化傳統的延續,還與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聯系密切。那么重陽節為什么要登高、插茱萸、賞菊花、吃重陽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重陽節為什么要登高?
重陽節登高最初與古代避災信仰密切相關。古人認為九月九日陽氣過盛,易引發災禍,登高可遠離地面邪氣以避瘟疫,這一說法源于漢代桓景避瘟魔的傳說。同時,《易經》將“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重陽”之日陽氣極旺,登高被視為平衡陰陽、消災避禍的方式。北宋文獻記載,漢代長安居民重陽登高臺以避災,印證了習俗的早期實踐。??
重陽節登高被賦予祈福延壽的深層寓意。古人認為山頂是“極陽”之地,登高可使心愿直達天庭,祈求平安長壽。結合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登高成為驅邪納吉的儀式,例如菊花象征高潔與長壽,飲酒則助人抵御秋寒。唐代起,登高與祭祖結合,強化了其作為吉祥節日的文化內涵。??
另外從養生角度看,登高順應秋季自然規律。秋天氣候清爽,登高可舒展身心,增強體質,中醫理論認為此舉能“暢秋志”,緩解肅殺之氣對情緒的影響。
![]()
重陽節為什么要插茱萸?
在我國古代的重陽節這天,有著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舊時漢族民間節日風俗,流行于黃河中下游、淮河、長江流域等地。 茱萸是一種可以作中藥的果實。茱萸是一種可以入藥的植物,春天開花,夏天結果,到了秋天果實完全成熟,折一枝插在頭上,可以殺蟲消毒、祛除風邪。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藥,可制酒養生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
不管是什么樣的習俗,體現的都是古人因時而動、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以及對身體健康、生活美好的真誠期盼。
重陽節為什么要賞菊花?
重陽節賞菊源于中國古代對菊花的崇拜與農耕文化,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含義:
1、祭祀祈福
重陽節最初是慶祝秋收、祭祀先祖的節日。菊花在古代象征長壽與吉祥,人們通過賞菊、飲菊花酒祈求延年益壽,并認為菊花有辟邪功效,可保佑平安。 ?
2、文化傳承
晉代陶淵明愛菊成性,其歸隱田園后倡導賞菊,促使重陽賞菊成為風尚。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九月重陽,都下賞菊”,形成全國性習俗。 ?
3、象征意義
菊花在重陽盛開,象征堅韌品格與長壽,被稱為“延壽客”。人們通過賞菊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賦予其驅邪避災的寓意。
![]()
重陽節為什么要吃重陽糕?
重陽節最重要的飲食習俗是吃重陽糕。重陽糕主要有菊花糕和棗糕等品種。清代道光《濟南府志》記載說:“季秋九日作菊糕。”菊糕,即菊花糕。它的制法是以面粉和糖酥做餅,上面再粘上菊花葉。
棗糕即用紅棗蒸成的糕。街上出售的棗糕,多用糯米和棗或小豆和棗做成,蒸熟后在街上現切現賣。居民家中自制的棗糕,用一層面一層棗疊壘成塔形,蓋著用面捏成的菊花形頂,蒸而食之,名為菊花棗糕。
另有一種重陽糕,俗稱花糕,表面有吉祥花樣,以葡萄干、花生米、核桃仁、棗、黑芝麻、青紅絲以及桃、李、杏、蘋果、海棠等果脯裝點其間,既好看又好吃。
重陽糕沒有具體做法,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為重陽糕。北京地區常以花糕、栗子糕作為重陽糕,其中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制作而成。上海地區則在重陽節吃松糕、蜜糕,福州地區吃九重粿等。
為什么重陽節這天要吃重陽糕呢?這是因為“糕”與“高”同音,吃糕有登高之意,這樣在家不出門也能“登高”,以圖避災免禍、步步登高、生活蒸蒸日上的吉利。實際上,重陽糕吃起來香軟可口、別具風味,有益于身體健康,是很好的節日食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重陽糕的寓意也在不斷擴展,不僅僅是祝福、納吉,它還是交流、分享、友愛等人文精神的體現,極大地豐富了重陽節的民俗內涵和文化底蘊。
![]()
重陽節的登高、插茱萸、賞菊、食糕,就像一幅流淌千年的民俗畫卷——登高望遠,是古人與天地對話的浪漫;茱萸插鬢,藏著驅邪納吉的樸素心愿;金菊傲霜,映照出高潔不屈的品格;而軟糯的重陽糕,咬一口,便是綿長的歲月甜香。
這些習俗穿越時光,從《詩經》的"九月授衣"到今日的敬老佳節,始終承載著中國人對健康、團圓與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當我們登高遠眺、共品花糕時,不僅是在延續傳統,更是在與先人的智慧隔空相握——愿這份重陽的儀式感,如秋日暖陽,永遠溫暖著我們的文化根脈。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