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備受矚目的中美談判,在吉隆坡落下了第一天的帷幕,官方層面,雙方都顯得異常克制,對具體談了什么、成果如何,一字未提,留給外界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
可就在這種官方的寂靜中,另一種喧囂卻在談判桌外炸開了鍋,特別是共和黨那位鷹派議員魯比奧,他隔空喊話,聲調尖銳,“美國不會因為要達成貿易協議,而犧牲對臺灣的支持”。
![]()
談判桌上的沉默,往往會催生談判桌外的喧囂,當一方在談判中沒占到便宜時,通過制造外部噪音來轉移視線,就成了一種本能操作。
特朗普總統在首日會談后就迅速發聲,宣稱他的亞洲之行是要和伙伴們簽署一系列經濟及礦產協議,目標直指保障美國供應鏈的穩定。
![]()
這番話聽起來像是在下一盤大棋,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虛晃一槍,他主要就是想試圖營造出“一切盡在掌握”的假象,來沖淡談判桌上的被動局面。
而魯比奧的“保臺”論調,就像是另一記重拳,把經濟上的分歧,強行拉到政治對抗的軌道上,這是華盛頓政客們最熟悉的操作了。
![]()
這套“經濟牌”加“安全牌”的組合拳,看似招招致命,實際上目標并非解決問題,它們真正的目的,是控制國內輿論,給鷹派一個交代,也給民眾一種“我們沒有輸”的心理補償。
相比那些精心包裝過的話術,現場最本能的肢體語言,往往更能暴露權力的真實天平,吉隆坡的會場外,就上演了這樣一出無聲的好戲。
![]()
會談結束后,美方代表團幾乎是“逃”著離開的,刻意躲避著媒體的長槍短炮,他們全程表情嚴肅,姿態低調,這種在外交場合極為罕見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信息量巨大的信號。
外界普遍認為,這恰恰是底氣不足的直接體現,當你手里沒牌可打,當你無計可施時,沉默和躲閃便成了唯一的選擇。
![]()
而另一邊,走出會議室的中方人員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他們神態從容,表情輕松,臉上甚至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那種自信是裝不出來的。
這種篤定,顯然源于對談判進程的滿意和手中握有的堅實籌碼,一邊是低調退場,一邊是從容微笑,這種戲劇性的反差,比任何官方聲明都更能說明問題,它解釋了為什么美方需要在會后緊急發動一場言論攻勢來“找補”。
![]()
美方在戰術失利后,下意識抓起的“稀土”和“臺灣”這兩張牌,恰恰暴露了自身更深層次的戰略焦慮,面對全新的挑戰,他們能想到的,還是那個正在生銹的舊工具箱。
特朗普的“關鍵礦產協議”,聽起來很美,但稀土問題的要害根本不在儲量,而在于提純和深加工技術,這背后是中國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技術壁壘。
想繞開中國,重建一條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幾乎不可能。
![]()
美國自己評估,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十年,拉攏盟友共同施壓的算盤打得再響,也繞不開眼前這道技術鴻溝,這恰恰反映了它在技術優勢面前的戰略無力。
再說臺灣問題,美國參議院不久前確實通過了那個名為“豪豬法”的挺臺法案,主要是想在把臺灣武裝到牙齒,甚至給予“北約伙伴”級別的待遇。
![]()
但是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那個只能被動抗議的角色了,北京已經開始主動為“紅線”和“底線”立規矩,臺灣問題就是那條不可觸碰的紅線。
中國現在不僅要求各國認同“一個中國”,還必須明確表態反對“臺獨”,德國外長就因為在這上面表述不清,訪華行程直接被取消,這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當挑戰紅線的成本被無限抬高,美國傳統的施壓手段也就失了效。
參考資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