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玩笑,一拳打鬧,14歲少年的人生就這么被定格在了病床之上。誰也沒想到,晚自習課間的尋常嬉鬧,會釀成如此無法挽回的悲劇,更讓人揪心的是,法院的判決下來了,孩子的治療費卻沒了著落。
事情發(fā)生在2024年5月21日晚上,郯城銀河初級中學九年級的小楊和同班女同學在樓道里聊天。小楊隨口開了句玩笑,叫對方“大力女俠”,這倆人平時就經常這么打打鬧鬧,女生也沒生氣,抬手就用左拳往小楊的左胸口搗了一下。可這一拳下去,小楊當場就捂著胸口蹲了下去,緊接著臉朝下栽倒在地上,沒了聲響。
![]()
最先發(fā)現的是一位物理老師,他問了兩句沒得到回應,看著學生把小楊扶坐起來后,接了個電話就走了。之后這位老師回來過一次,就看了一眼,進教室一趟又離開了。直到事發(fā)4分鐘后,另一位老師才被同學叫過來,掐了小楊的人中,他才有了點吸氣的反應。可老師們沒打120,而是幾個人把小楊抬上私家車送醫(yī),等送到醫(yī)院急診室時,已經過去15分鐘了。
醫(yī)院記錄顯示,小楊送來時意識不清、小便失禁,呼吸心跳都停了。經過36分鐘搶救才恢復自主心率,49分鐘后才找回自主心跳,診斷結果是缺氧缺血性腦病。接下來的一年多里,小楊在五家醫(yī)院住了303天,可病情沒見好轉。2025年9月出院時,他已經四肢癱瘓,神志模糊,連話都說不出來,只能躺在床上。
![]()
官司打了大半年,山東省郯城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學校擔70%的責任,打拳的女同學擔20%,小楊自己擔10%。法院說,學校晚自習課間沒派人巡視維持秩序,孩子倒下后老師沒及時打120、沒采取合理救助措施,連校醫(yī)都沒出現,明顯沒盡到管理保護義務。至于女生家屬說小楊有特異體質的說法,因為兩家醫(yī)院的報告都沒查出問題,法院也沒認可。后來學校上訴,二審法院也維持了原判,說校方擔70%責任沒毛病。
可判決有了,錢的問題卻難住了小楊一家。到2025年5月一審時,醫(yī)療費已經花了71萬。女生那邊該賠13萬,可她家里的情況實在特殊:父母離婚,爸爸是一級多重殘疾,媽媽是三級精神殘疾,全靠六十多歲體弱的爺爺奶奶帶著,靠低保過日子,之前只給了1萬塊,剩下的根本拿不出來。
![]()
學校墊付了44.6萬,因投了校園方責任險。保險公司判賠50萬,其中的44.6萬還給了學校,只給小楊家屬留了5.6萬。這點錢對于后續(xù)的康復治療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小楊家屬說,現在家里已經借遍了親戚朋友,新的治療費得自己先墊上再索賠,可他們實在湊不出錢了。今年9月只能把孩子接回家,那些花銷大但效果好的治療手段,根本不敢考慮,只能做些保守治療。7月份他們在籌款平臺發(fā)起眾籌,想籌50萬,最后只拿到1.5萬。家屬找學校希望再墊付點錢,可負責的工作人員只說“服從法院判決”,讓他們去鑒定、起訴,再沒別的話。
![]()
這事傳到網上,網友們都議論紛紛。有人氣不過:“這學校也太失職了!老師見孩子倒下不管,送醫(yī)還不打120,70%責任一點不冤,現在居然還急著要回墊付款?”也有人覺得無奈:“打拳的女生家是真困難,不是不想賠是賠不起,這事兒里最無辜的就是小楊了。”還有人質疑保險賠付:“既然是校園責任險,不就該優(yōu)先保障學生的治療嗎?怎么反而先給學校還錢了?”
說到底,這起悲劇里沒有真正的贏家。女生要背負一輩子的心理負擔,小楊的人生被徹底改變,兩個家庭都陷入了困境。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學校的態(tài)度,70%的責任不僅是賠錢的比例,更該是對失職的警醒。保險賠付可以依法依規(guī),但孩子的治療不能等,“服從判決”四個字太冰冷,解決不了燃眉之急。希望學校能拿出該有的擔當,也希望能有更多社會救助渠道伸出援手,別讓一紙勝訴判決,變成困住孩子的枷鎖。畢竟,保住孩子的治療希望,才是這起事件里最該守住的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