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王羲之的傳世真跡稀少,比如《快雪時晴帖》、《平安帖》,多是唐代“雙鉤填墨”而成,雖然這種工藝精細,與王羲之的真跡相差無幾,但是風貌層面,依舊不如原稿生動。
![]()
而且上述法帖的篇幅,普遍短小,技藝不夠系統、完備,再去搜尋其他作品,費時費力,極易減弱學習興趣,好在近期,美國哈佛大學的漢和圖書館,展出一幅王羲之巨作,非常值得臨摹,此帖就是《小楷道德經》。
![]()
《道德經》號稱“萬經之王”,王羲之崇尚道家理念,對于這部典籍,自然十分青睞,時常品讀、抄寫,可惜未能傳世,此作的創作背景,頗為傳奇,實際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換鵝帖”。
![]()
當年山陰一位道士,為了獲得王羲之書法,投其所好,特意精養一批白鵝,放在王羲之的必經路途,他見到后,自然十分喜愛,遂詢問老道,如何獲得,此人順勢而為,索要一幅書法。
![]()
這幅書法的內容,文獻記載偏少,后人多次考證,均是無法確定,直到此帖公開后,有人在卷尾題跋,發現褚遂良寫道:“右道德經乃晉王羲之遺山陰劉道士書,道士以鵝群獻右軍者是也……令入秘府遂良內省因得廁觀敬記其后”。
![]()
褚遂良自少時,就接觸王羲之書法,對其十分熟悉,之后進入內府,整理鑒定王羲之的真跡,據說他只用一眼,就能鑒別真偽,因此這幅《小楷道德經》自然也沒有錯誤,乃是貨真價實的真跡和“換鵝帖”。
![]()
全卷共有200余行,合計5000多字,卷中小楷沖和典雅、靈動遒勁,沒有唐人肅穆的拘謹感,包含魏晉雅士的蕭散、沖和氣息,排布錯落穿插,營造出動態感,更具藝術效果。
![]()
《小楷道德經》真跡,早在古代一直遞藏有序,清朝末年,溥儀出逃時,將其一同帶走,之后將其賣給日本人,幾經輾轉,又流入美國,現藏哈佛大學。
![]()
因此帖十分珍貴、稀有,曾有專家估值,聲稱幾十億也賣不回來,足以見價值之高,可時常臨摹,通過清晰墨跡,學習完備、正統的古人筆法。
![]()
而今,我們對王羲之《小楷道德經》,進行1:1超高清復刻,推出便攜經折裝,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非常適合臨摹與欣賞,與原作毫無二致,見此品如見原作,市面獨此一家,若您喜歡可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