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芳華綻放。“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婦女都是主角!”我不禁回想起30年前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的盛況,沉浸于全球婦女峰會再次為全球婦女事業注入新動能的喜悅之中。作為一名女性,我對這30年間婦女事業的全面發展感同身受,更見證了女性在文化藝術領域開辟的新天地。值此峰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與中國美術館主辦的“文化互鑒美美與共——全國知名女書法家邀請展”,匯聚起歷史回響與時代新聲。
展覽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長卷,在翰墨飄香中訴說著中國女性的文化自信與藝術擔當,不僅是對這30年婦女事業發展成就的禮贊,更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全球婦女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我們從歷代知名女性創作的詩詞歌賦等作品中選出100篇文辭,邀請100名知名女書家書寫100幅作品,構筑起“一古一今一世界”的藝術長廊,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以筆墨為媒向世界獻上一曲跨越千年的藝術交響。
![]()
女性書法家始終是中華文脈傳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歲月的長河中,能夠青史留名的女書家雖不多,卻有“巾幗不讓須眉”的佳話流傳,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獨特貢獻。晚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一收入《傳授筆法人名》,其上記載:“蔡邕受于神人而傳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鐘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中國古代書法傳授的核心內容是筆法。在這一筆法傳授譜系中,最早被寫入歷史的便有兩位女性——東漢蔡文姬和東晉衛夫人(衛鑠)。
![]()
孫曉云書法:五律一首頌白衣勇士
蔡文姬書法造詣精深,筆法得其父蔡邕真傳,真草俱佳,秀外慧中。而衛夫人更以《筆陣圖》獨特的女性視角,開創了書寫法則的先河。她那“‘橫’如千里陣云”“‘點’如高峰墜石”的精妙譬喻,正是“永字八法”的發源,不僅展現了女性特有的藝術感知力,更奠定了中國書法的審美基石。作為“書圣”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她的藝術思想如同一粒種子,在歷史土壤中生根發芽,惠及后世無數書家。
![]()
孫曉云書法:書《易經》句
歷史上還有書法為王羲之所重的東晉才女謝道韞、被譽為“蜀中第一才女”的唐代薛濤等,詩書俱佳。至元代,管道昇與丈夫趙孟頫常翰墨唱和。管道昇的《秋深帖》在秀潤書風外,別具一股剛健之氣,證明女性在書法藝術上同樣能夠卓然成家。這些歷史上的女書家為書法藝術開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礎。在今天的書法展覽中,她們的才情依然熠熠生輝。
![]()
展覽開篇處是我書寫的《晉衛夫人筆陣圖》(見圖),將《筆陣圖》這篇古代書法經典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統領整個展覽的深層邏輯——在全球婦女峰會召開之際舉辦的此次展覽,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回響,更是一次具有主體意識的藝術宣言:女性不僅是書法的學習者與傳承者,更是書法法則的奠定者與理論的開拓者。
![]()
《晉衛夫人筆陣圖》
進入新時代,女性書法家群體在藝術追求上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隨著高等書法教育體系的完善,越來越多女性通過系統學習走上專業道路。她們畢業后進入高校、出版機構及文博單位等,從書法的受教育者轉變為傳播者,推動書法藝術發展。中國書法家協會女書家委員會的成立,更為女書家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她們融通諸體、勇于創新,以昂揚自信的飽滿姿態、團結一心的凝聚力、系統深入的創作實踐,推動了中國女性在當代書法史中的集體成長。
![]()
正因如此,展品中既有溫婉細膩的小尺幅行楷,也有高約兩米、筆力雄健的草書、篆隸巨制。這些作品出自老、中、青三代女書家之手,作者年齡上至80歲有余、下至20歲出頭,跨越半個多世紀,折射出女性書寫承傳有序的狀態和天然的設計感。展品真草隸篆行諸體兼備,風格或清麗婉約,或古樸雄渾,以堅韌、自信、瀟灑、磅礴的氣象,徹底打破了人們對女性書寫僅局限于“閨閣才思”的刻板印象。“取法經典,氣象正大,融匯當代,立足傳統”成為此次展覽的特點,既是向歷史致敬,也是對當下女性藝術成就的充分肯定,更表達了對女性書法藝術未來發展的深切期許。
![]()
孫曉云書法:書《文心雕龍》句
“文化互鑒 美美與共”的主題,進一步凸顯女書家作為“文化使者”的獨特作用。書法創作與女性特質具有深層聯系。女性自身對美的熱愛與追求,特有的執著與專注;女性在社會中自覺的奉獻與服務意識;女性兼具多重角色在家庭中獨特的連接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這一切都有助于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讓書法重新回到中國人的日常之中,成為文化交流的載體,同時對家庭和諧、青少年教育、家風建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當日常生活美學與高雅藝術相融,筆墨承載起更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價值觀念。書法藝術的教化功能將融入家風建設,在點畫勾勒間涵養下一代的品格情操。通過國際文化交流,漢字書法之美也將傳遞到世界各地,為文明交流互鑒注入更多溫暖和堅定的力量。
女性既傳承著千年的文脈,又開創著藝術的新境;既守護著家庭的溫暖,又擔當著文化的使命。在新時代文化事業的發展中,在漢字之美向世界推廣的工作中,女性是橋梁,是紐帶,更是主角,大有可為!
文/孫曉云,來源:人民日報)
書法家簡介
![]()
孫曉云,1955年生于南京,三歲始承家傳習書畫,曾在農村插隊五年,部隊服役八年。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中國文聯第九、十屆委員,中國書協主席,江蘇省書協主席,江蘇省政府參事,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名譽館長。全國書法展、蘭亭獎評審委員,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導師,蘇州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