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公布之后,有人歡呼雀躍,有人戰戰兢兢,還有人“憤憤不平”,委屈得像個狗子。
![]()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在諾貝爾獎項的所有6個獎項中,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獎或醫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都是由瑞典頒發的,唯獨諾貝爾和平獎是由挪威頒發的。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的設立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是瑞典人,按理說諾貝爾獎項的所有獎項都應該由瑞典人頒布才對,為什么諾貝爾和平獎卻由挪威人頒發呢?
![]()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特殊的安排,竟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本意。
要理解這個特殊的安排,我們就不能忽略19世紀末北歐的特殊歷史背景。1895年,當瑞典著名化學家、發明家諾貝爾立下遺囑時,瑞典與挪威正處于“瑞挪聯盟”之下,兩國共奉一位君主,但挪威在內部事務上保持著相對獨立性。
然而,這個所謂的“聯盟”其實非常脆弱,裂痕已逐漸顯現,而和平統一的前景并不明朗。
![]()
作為一名關注人類命運的發明家,諾貝爾或許希望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彌合瑞典和挪威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在他看來,將諾貝爾和平獎的評定權交給挪威,既是對挪威的尊重,也暗含著對兩國永久和平的期許。
更關鍵的是,在諾貝爾的眼中,挪威是踐行和平理念的理想代表。相比曾在波羅的海地區爭霸的瑞典,長期處于被統治地位的挪威早已告別了維京時代的征伐傳統,更加符合人們對“和平國度”的美好想象。
![]()
當時的挪威議會不僅建立了相對成熟的民主制度,還積極參與國際和平事務,加入了國際議會聯盟,為歐洲大陸的爭端調停貢獻力量,這種務實的和平姿態,與諾貝爾的期待高度契合。
有說法認為,諾貝爾還受到了挪威作家、和平主義者比約斯徹納·比昂松的影響,這位后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讓他更加堅信挪威對和平事業的真誠。
![]()
諾貝爾在遺囑中明確規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的五人委員會”負責評定與頒發,這個安排還有另外一層深意——規避政治干預。
當時的瑞典王室對國內事務的影響較深,而正在爭取更多自治權的挪威議會則相對獨立,由其主導評選,能讓和平獎更易擺脫單一國家的政治傾向,真正站在人類共同利益的視角選擇得主。
果然,1905年,瑞挪聯盟最終解體,挪威成為獨立國家,但和平獎的頒發傳統并未因此改變。
![]()
諾貝爾當年的安排,既體現了他對歷史現實的深刻洞察,也彰顯了和平理念超越國界的本質。
如今,挪威首都奧斯陸市政大廳的頒獎儀式,早已成為挪威的標志性事件。諾貝爾和平獎旨在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由挪威國王親自頒獎。
![]()
然而,這個由諾貝爾親手設計的“特殊安排”,如今卻早已變了味兒,該獎項的評選帶有明顯的西方價值觀,有時缺少應有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從而備受爭議。
![]()
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竟然授予了奧巴馬。2024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竟然是日本原子彈爆炸幸存者組織。
![]()
不知道諾貝爾在地下看到這種“魔幻”的畫面,會不會突然坐起來。自己生前那么良苦用心的安排,百年之后竟被他們這么糟蹋,簡直令人心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