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小花
上周,吉利汽車借純電suvex5在英國正式上市之機,在倫敦舉辦了一場引資路演。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桂生悅,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等高管參加了路演。
![]()
在過去的九個月時間里,吉利汽車集團完成了217萬輛的銷售,三個季度追平了去年全年的銷量,今年完成全年300萬的銷售目標基本壓力不大。這也意味著吉利汽車在競爭激烈的2025年,將以40%左右的增長幅度收官,成為今年主流汽車企業中增幅最大的中國車企。
而與此同時,吉利港股的市值仍然不到兩千億,與剛剛完成港股ipo的奇瑞汽車基本持平,遠低于今年已經大幅追近的比亞迪,動態市盈率僅為港股比亞迪的一半。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車企業中,吉利的市值也是最低的,估值水平遠低于實際產銷規模。
在“一個吉利”的臺州宣言發布之后,極氪在美股退市回歸,一些虧損項目也被關停、消化,但吉利的股價到目前仍然處于低位。不久前,吉利汽車還宣布了23億港幣的股票回購計劃,回購價格高于當時00175的港股股價。
從吉利目前以及未來幾年的發展態勢來看,00175的位置,稱得上是汽車產業投資的一個黃金坑。
排除極氪的退市回歸流程走完后回歸港股、吉利在新能源市場今年沖上全球第二之后仍然可見的快速成長空間、自主金磚電池進一步獲取成本優勢等可見因素,吉利至少還有兩大沒有爆發的估值利器。
![]()
一個是人工智能+。吉利是目前主流車企中唯二的布局全域智能的車企,另一家是在汽車事業上這幾年有點心猿意馬的特斯拉。
吉利汽車在現任ceo淦家閱任職期間,對企業進行了深度的人工智能化改造,其中,達到23.5eflops的算力儲備,讓吉利成為國內算力儲備最大的汽車企業。要知道在今年6月底國家在規劃幾個超級算力中心的時候就盤過,國內算力儲備也只在788eflops左右。在此基礎上,吉利目前是算力、大模型和大數據基建水平最高的中國車企。
在超大算力的基礎上,吉利完成了以人工智能對車輛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的體系化改造。同時,在智能駕駛vla大模型、世界大模型、語音大模型等車輛智能化領域,吉利與千里科技的合作,已經給出了主流車企自主、自控、自研、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新范式,告別了要么交出靈魂、要么保持落后的兩難境地。而千里浩瀚模式成立的基礎,顯然是吉利在全域ai基建上的雄厚儲備。這些ai基建能力,從今年開始逐漸進入產品落地期。
我們可以看到,吉利在ai方面的布局獲得的產品利益成果,并不是我們經常在外界看到的單一產品點上的改良,而是基于整車邏輯、平臺架構邏輯和企業運營模式上的越遷。比如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實現對整車精細熱管理的能力,將整車所有能量進行統一管控,從而大幅提升了整車熱效率。
![]()
和汽車電氣化的進程相似,人工智能化在經歷最初的蒙眼狂奔之后,最終車企需要回答的是,究竟給產業、企業、產品,最終給用戶帶來怎樣的真實利益,用戶和資本不會一直選擇幾個缺乏整體邏輯和規模化利益的令人驚嘆的功能。
吉利的能力提升是基于人工智能時代,汽車產品基礎性能提升和成本結構化控制的思考,而不是泛營銷化的單一功能或應用場景的惹眼。中國車企跟隨特斯拉這么多年,從人工智能發展和技術創新層面上真正復刻了特斯拉核心產業價值的,就是吉利。
從產業層面上來說,吉利面對人工智能的做法,是基于賦能體系力、引領標準化的思考來展開的。這樣重基建、全域ai思考、不功利的做法,顯然會給主流汽車企業帶來充分的現實產品提升和未來想象空間。比如,吉利的ai大基建,也已經使得吉利成為目前中國主流車企中,有能力最絲滑的承接具身智能制造的企業。
在ai賦能建立之后,吉利表現出來的創新力和產品差異化引領的能力都顯著提升。到目前為止,吉利也是主流汽車企業中,對人工智能化汽車定義能力最強的一家。這樣的領先,甚至可以延伸到主流車企未來必然要爭取主導的具身智能產業時代。
這些,在00175完成一個吉利的整合之后,都會成為股價新的爆點。
國際化是吉利汽車價值被高度低估的另外一個點。中國汽車在近三年以來,外銷規模大幅提升,目前已經達到500萬輛每年的出口規模。
吉利在數字方面的表現并不算養眼,到今年才進入了真正的快速增長期。2025年前三季度,吉利在歐洲市場增長了61%,在美非市場的增長達到90%以上。
但這并不是吉利在國際化方面的核心價值。
汽車外貿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一家車企要長治久安的在全球銷售,首先企業必須成為一家國際化企業,光把車賣出去,只能說是萬里長征的一小步。
![]()
國際化企業不是一個空泛的詞語,對于汽車企業而言,是標準化能力、現地化能力、企業文化的國際化接軌的全面考量。
有些對吉利出海速度較慢的質疑聲,顯然針對的只是吉利這兩年的出口數字的增長率,而忽視了吉利是中國國際化水平最高的汽車企業。
吉利在完成對沃爾沃整體收購的漫長過程中,非常清楚一家中國車企要把國際化的道路走長走穩,走出多贏發展的可持續狀態,需要建立什么。
從汽車企業發展史上看,車企的全球化之路,最核心的難度,并不在于讓一個市場的用戶認可你的產品,如果這樣就夠了的化,那么豐田的全球銷量可能可以做到現在的兩倍。
通用汽車在最如日中天的時候,在多數國際市場的存在都不以通用之名,比如在歐洲用歐寶,在澳洲用霍頓,在韓國用大宇。通用甚至希望淡化自己作為這些本地受歡迎品牌的幕后老板的形象。
車企全球化最難的,就是作為大型制造業企業,你進入任何一地,都需要首先設計好能給當地帶來可持續利益的運行模式——就業、稅收、產業鏈、標準化水平等等方面的持續提升。對于多數主流市場而言,外來汽車企業規模化開拓市場的行為,都要適用先利他,后利己的戰略思考模式。比如美國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存在,要比美國手機在歐洲的攻略溫和、有度的多。而對于全球主要市場來說,本地化的可持續利益并不雷同,沒有什么統一的模式可以套用。
比如中國,在中國汽車產業一窮二白的時候,中國也要求車企必須接受50:50的合資經營模式,以及零部件幾乎全部限時國產化的條款。
所以,我看好吉利的全球化發展,就跟之前的新能源一樣,并不是看他跑得有多快,而是看他跑得有多穩。如果只是簡單賣車的話,那么關稅、質量監督、乃至工會、政策,都可以輕易的把門關上。這些我們在汽車發展史上,美國、歐洲、日韓、東盟,乃至俄羅斯,都看到過很多案例。
從某種程度上說,真正的汽車出海,不光是產品和渠道的比拼,更是企業人力資源、標準化能力和企業文化的比拼。
![]()
吉利在近兩年沒有表現出出口快速增長的態勢,核心是吉利不愿意以不可持續的復制內卷為外卷的狀態走出去。李書福所說的讓世界充滿吉利的企業愿景中,吉利的走出去,是建立在高質量、標準化引領和共生共贏的基礎上的走出去,絕不能復制當初摩托車出海的大起大落。
所以,雖然在中國汽車出海大幅增長的初期,吉利并沒有非常搶眼的表現,但是吉利全球化發展的后勁和長期利益的確定性,從目前看是中國車企中最值得期待的。
這個判斷基于兩個前提判斷,一個是中國汽車國際化發展的態勢無可阻擋,第二是汽車以標準化和現地化為基礎的出海格局不會改變。
![]()
從產品輸出到制造輸出,再到架構輸出、標準輸出,最后到文化融合,汽車行業從來無法用簡單的kpi來衡量一家企業的國際化價值。吉利已經具備的很多國際化能力,多數中國競爭對手的武器庫和崗位編制里都沒有。
摸著石頭過河可以,但摸著石頭出海,對石頭的要求就高了點。未來中國車企可持續的出海之路,大概率可以摸的,就是吉利。
不管是人工智能化,還是國際化,最具有投資價值的,都是汽車在標準化和體系化能力基礎上的技術、產品和經營管理模式創新。伴隨著吉利這一輪新能源智能化汽車的快速發展,吉利這些具有時代定義水平的隱藏能力,勢必會以中國汽車領路者的姿態完整呈現出來。一個吉利的一個00175,也勢必成為世界充滿吉利的大路上一個鮮明的資本坐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