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跑過來問我,國家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有什么意義?
別問,問就是你們都知道的那個意義。
10月24號,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用法律的形式,把每年的10月25日設立為“臺灣光復紀念日”。這消息一出來,島內“臺獨”分子如喪考妣,大陸網友這邊則是高興壞了,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怎么?臺灣回歸了?我是最后一個知道的?
![]()
看完才明白,原來是紀念80年前的今天。但這事兒,可比在日歷上多畫個圈圈要深得多,這根本不是什么簡單的歷史回顧,這是一次“于無聲處聽驚雷”的重大出手,是國家意志的莊嚴宣告,是統一進程的進度條又往前猛跳了一格。
這一巴掌,打的是誰的臉?
為什么是10月25日?
因為80年前的這一天,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公會堂(就是現在的中山堂)舉行。日本末任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在這兒低頭簽字,把被日本殖民統治了整整50年的臺灣和澎湖列島,正式交還給中國。
從那天起,臺灣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這是鐵板釘釘的歷史事實,是白紙黑字寫在《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里的國際法理,這是中國人民用了3500萬先烈的犧牲換來的。
![]()
但現在臺灣當局那幫人是怎么做的呢?
他們害怕“光復”這個詞。民進黨上臺,對這個日子是能淡化就淡化,能不提就不提。2000年陳水扁上臺,先是取消了“光復節”的放假安排。2016年蔡英文上臺,干脆連官方的紀念活動都給抹了。
到了賴清德這兒,更是變本加厲。他不僅公然叫囂抗戰勝利是“終戰”,把日本當“宗主國”,還干了件極其惡心的事:他強行把“臺灣光復”和“金門古寧頭大捷”(這是解放戰爭里國民黨打贏的一仗)捆綁在一起,搞了個奇葩的“紀念日”。
什么意思?他就是想把一個“統一”的節日,偷換概念,變成一個“抗拒統一”的節日,手段極其卑劣。
更別提那個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前段時間竟公然聲稱“臺灣沒有光復節”,把“光復”直接給說沒了,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他最后想引到哪兒去?“臺灣地位未定論”。
臺大前校長管中閔都看不下去了,痛罵徐國勇是“民族敗類”,在網絡投票中,96%的臺灣網友反對這種說法。
![]()
所以你看,“臺獨”分子越要掩蓋什么,我們就越要宣揚什么。
你賴清德不是要淡化嗎?好,我們來強化。
你不是不承認嗎?我們直接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來立法,以法律形式給你釘死。
這一巴掌,打的就是“臺獨史觀”的臉,打的就是美日“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臉。
“收復”還是“光復”?這里面名堂大了
很多人問,為什么是“光復”,不是“收復”?像鄭成功當年打荷蘭人,就叫“收復臺灣”。
這里頭的區別可太大了。
“收復”,是奪回失去的領土,是戰術性的。而“光復”,是恢復“中斷”的主權,是讓臺灣重新“見到光明”,讓被遮蔽的中國屬性“復歸”。
“光復”這個詞,強調的是精神上的回歸和重建,臺灣作家陳映真說過,“別的民族的去殖民地化是慶祝民族的獨立,臺灣在殖民地結束以后歡慶的是回到祖國,所以我們叫作光復。”
![]()
它背后是14年抗日戰爭,是3500萬軍民的犧牲,它證明了日本50年的“皇民化運動”和奴化教育,徹底失敗了。
當年10月25日受降儀式一結束,消息傳遍全島,臺北街頭山呼海嘯,民眾沖上街頭,脫下和服換上旗袍中山裝,把“天照大神”的牌位踩在腳下,主動恢復被強改的中華姓名,狂歡整整進行了三天。
這就是民族認同感,是刻在骨子里的,50年也洗不掉。
所以,大陸這次用“光復”二字,并以立法形式確立紀念日,就是一次“攻心”,你不辦,我來高調地辦,把臺灣的光復作為國家儀式進行紀念,打造成兩岸人民的共同榮光和集體記憶。
“十五五”規劃,統一的調子已經定了
有人說,不就是設個紀念日嗎,至于這么激動?
你要是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你得把所有事連起來看。
前幾天,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發布了,里面關于“十五五”規劃,臺灣問題的表述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十四五”是怎么說的?“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這是一句連貫的話。
“十五五”是怎么說的?“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看明白這拆分的藝術了嗎?這意味著,“和平發展”和“推進統一”,成了兩件同時并行、互為前提的任務,翻譯過來就是:我們不放棄和平的努力,但“統一大業”這個目標被單獨拎出來了,它不再是一個遠景,而是一個必須在“十五五”期間“推進”的日程表。
這什么意思?就是統一的“懸念”正式變成了“正在進行時”。
![]()
所以你再看設立紀念日這個動作,它就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它是“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這盤大棋里的一個重要落子。
這套“組合拳”是同步推進的:
法律上:《反分裂國家法》在修訂,明確“非和平方式”的啟動門檻,現在,又加上這個《關于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
軍事上:圍島演習常態化,“聯合利劍”系列演習視頻公開放。
經濟上:閩臺融合示范區開啟,ECFA關稅減讓中止,這就是“窮臺”政策的開胃菜,大陸每年給臺灣1500多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這筆錢,你既然拿去搞“臺獨”,那我就不給你了。
輿論上:央視熱播對臺諜戰劇《沉默的榮耀》,把吳石、朱楓這些隱蔽戰線先烈的事跡公開拿出來講,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這表明大陸在解決臺灣問題上的決心和信心,在加強對島內的“攻心”。
當歷史、法律、經濟、軍事、輿論五條戰線同步推進時,統一就不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怎樣打代價最小”的問題。
蔣介石沒干好的事,我們來干
設立這個紀念日,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陽謀”,就是對國民黨的一次終極政治考察。
國民黨當年干了什么?1945年他們去“接收”臺灣,結果很快就變成了“劫收”。國民黨的官僚把大陸那套腐敗、傾軋、爭權奪利全搬到了臺灣。
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葛敬恩的女婿貪污,P事沒有;貿易局倒賣物資,專賣局局長任維鈞私運鴉片,甚至想放火燒倉庫賴賬;臺北縣長陸桂祥貪污上億臺幣,最后一把火把賬本燒了,不了了之。
金融上更是濫發紙幣,搜刮民財,導致通貨膨脹一發不可收拾。光復才一年零四個月,就逼出了“二二八事件”。
最諷刺的是,蔣介石一邊在1974年之前,年年都出席臺灣光復節,一邊又在暗地里跟岸信介這種日本軍國主義殘渣勾勾搭搭。他這種曖昧態度,客觀上就給“臺獨”和日本右翼勢力提供了活動空間。
說白了,國民黨當年干砸了。
現在,大陸把“臺灣光復”這個大旗接過來,用國家立法的形式高高舉起。什么意思?“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和紀念,是正統政權才有的資格。
我們大陸來主持這個紀念儀式,就是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才是繼承了中國法統的唯一合法政府,島上那個,早就不是了,國民黨干不好的事,我們來干!
同時,這也是給現在的國民黨出了一道題。我們發邀請函了,你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你來還是不來?
你來了,就是自己人,以后統一了,利益分配好商量,你不來?那你連“光復”這個歷史事實都不認,那你和“臺獨”分子有什么區別?
這就是頂級的陽謀,沒有打馬虎眼的余地。
最后的信號:留給“臺獨”份子時間不多了
“臺獨”份子現在是惶惶不可終日。
他們一邊恐嚇島內民眾,陸委會發文禁止公職人員參加大陸的紀念活動,一邊又在垂死掙扎,就在紀念日的前兩天,10月23日,臺灣高等法院重判81歲的退役中將高安國7年6個月徒刑。為什么?因為高安國成立“中華民族反獨促統聯軍”,號召將士“站在正義的一方”。
這是什么?這就是現代版的“吳石案”,當年吳石將軍為了統一英勇就義,今天高安國將軍因為促統而身陷囹圄,這恰恰說明,島內的斗爭已經到了最激烈的時候。
![]()
“臺獨”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它就是反華勢力內外勾結的怪胎,美國和歐盟現在還在玩文字游戲,妄圖歪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說它“不涉及臺灣主權”,這是典型的偷換概念,2758號決議是把“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驅逐出去,那時候蔣介石在哪?就在臺灣!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法理上早就解決了。
所以,我們現在設立這個紀念日,就是要在國家層面亮明立場,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
10月25日,這個日子太特殊了。
1945年的這一天,臺灣光復。
1950年的這一天,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
1971年的這一天,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新中國恢復合法席位。
三個“10月25日”,都和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對抗外來干涉有關。
這信號已經不是暗示,是明示了。
![]()
統一大業的進度條,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快進。
臺灣光復紀念日的設立,就是沖鋒號。
7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在臺灣隱蔽戰線流血犧牲時,心中盼望的,就是能在臺灣慶祝國慶節。
這個愿望,我們這一代人,一定會幫他們實現,臺灣當歸,也必歸!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關注”我,記得“標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