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擎換芯,動力自強
中國空軍這些年的變化,得從發動機這塊說起。過去,主力戰機像殲-10、殲-11這些,發動機全靠從俄羅斯買AL-31F,那時候采購合同簽一個,價格談一個,交貨還得看人臉色,空軍飛行訓練時總覺得掐在別人手里不踏實。
轉眼到2010年左右,局面就變了,沈陽飛機制造廠開始悄悄上馬“太行”渦扇-10的換裝計劃,先從小批量試水,裝到殲-11系列上。起初技術精度跟不上,推力穩定性也得反復磨合,但一步步來,試驗數據堆積如山,到2023年,殲-11BS戰斗機大規模換上改進型“太行”,推重比直線上升,機動性那叫一個穩。
![]()
這背后是實打實的投入,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末就啟動“太行”項目,橫跨近20年,累計砸進去的錢據說超過160億美元,建起從材料冶煉到測試組裝的全產業鏈。西安的航發廠區,生產線擴展不停,鈦合金葉片冶煉、風洞模擬氣流,這些環節一個不落。
結果呢,殲-10C、殲-16這些主力也陸續跟上,國產發動機故障率降到國際水平,空軍巡航時再也不用擔心供應鏈卡殼。俄羅斯那邊,媒體像《觀點報》直接點明,中國現在自己能產高端航空動力,不再買他們的貨了,這話聽著中性,骨子里卻透著點酸,出口訂單少了,軍工利潤來源少一塊,他們能不糾結?
![]()
想想看,發動機這東西是飛機的心臟,過去中國買的那些俄制貨,性能是好,但自主性差,價格還高。現在“太行”系列迭代快,WS-10B、WS-10C這些型號,推力超12噸級,小涵道比設計借鑒國際但全盤國產化,2024年殲-20也開始全換“太行。
空軍從依賴進口到自給自足,這步走得扎實,實戰中推力響應更快,高機動時不掉鏈子。俄羅斯專家在報告里承認,中國航發技術追上來了,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他們的AL-31系列賣不動了,只能干看著。說白了,這變化不是一夜之間,靠的是長期砸錢砸技術,空軍裝備國產化率超90%,這底氣讓飛行任務更從容。
![]()
強度筑基,體系成軍
動力強了,飛機還得扛得住各種極限考驗,這就輪到強度驗證上場。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1965年掛牌,國內唯一國家級機構,從轟-6全機破壞試驗起步,到現在殲-20、運-20、AG600這些大飛機,全得過它這關。
1968年12月那次轟-6測試,機身從中斷裂,數據一比一掌握,為后續型號打下基礎。進入新世紀,研究所遷到西安閻良,建起全球最大氣候環境模擬中心,能仿99%全球氣候,從高原低壓到極寒沙塵,高濕鹽霧一個不拉。
![]()
2020年AG600兩棲飛機在那兒泡了8個月,高溫海風浸水顫振組合試驗過關,表面腐蝕輕微,結構穩。殲-20的翼梁疲勞測試,上萬次彎折模擬20年壽命,微裂用超聲波掃出來及時修補。
2025年,研究所外協需求第一批就列出大型飛機襟翼可靠性軟件和壁板疲勞動態評估系統,產學研合作加速,與大連理工這些高校聯手攻關。C919全機靜力試驗,負載下沉10厘米,激光校準數據精確到毫米,這些硬功夫讓飛機從紙面設計變實戰利器,東海巡航鹽霧不侵,西北高原12G過載不抖。
![]()
強度這塊,中國不光驗證,還創新,新材料應用世界先進,俄媒自己都說落后了,他們的戰機還靠蘇聯老底子,高原適應性差。空軍體系化建設跟上,2012年空警-500首飛陜西漢中,雷達天線轉動捕捉信號,數據融合電子對抗全國產,探測距離超200公里。
2024年,空警-500成殲-20、殲-16的空中指揮官,多平臺協同從拼圖變閉環。艦載機殲-15在遼寧艦上高頻起降,2012年11月首秀,甲板調度彈射系統本土化,2025年福建艦海試,殲-15T、殲-35、空警-600彈射起飛阻攔著艦,三型機協同亮相,海軍航空從滑躍到彈射跨越式進步。
![]()
這些年,航空工業集團在北京、沈陽、西安、成都布局四大研發中心,材料氣動電子發動機一體,2023年俄媒評中國空軍,說多平臺協同完成從集成到重構的跨越。殲-15DH、殲-15DT這些改型,兼容滑躍彈射,075型艦上直升機外加預警機,立體網織密。
空軍從單點突破到全鏈拉滿,預警指揮艦載調度全本土,維護升級閉環自成一體。俄羅斯專家分析會上攤開地圖,標殲-20巡航范圍,門清中國已走在前頭,他們的蘇-57高原測試還卡殼,新機適應落后,只能嘆服。
![]()
俄媒嘆服,格局重塑
中國空軍這些進步,俄羅斯當然看在眼里,媒體報道里藏不住的復雜情緒。2023年《俄羅斯報》網站說殲-20表演飛行,技戰術保密但性能亮眼,安裝俄研四代機雷達的傳聞雖舊,但現在全換國產,導彈打地面目標高精度,空戰彈讓F-35 F-22吃虧。
俄專家卡申早年評殲-20低可探測性、有源相控陣雷達現代化信息系統,發動機雖起步俄貨但已獨立。2025年5月,俄媒再評,殲-20是真五代機,獨立研發無爭議,蘇-57對比下隱身和體系落后,他們的S-300交付敘利亞時反應都比較溫和。
![]()
不高興歸不高興,事實擺那兒,中國航母福建艦2024-2025服役,殲-15T復用殲-11D技術,高烈度沖突中艦載聯隊競爭性成型。空警-600預警機2025年亮相,探測指揮更遠留空更長,076型艦搭載它加殲-35,奪空優打地目標一肩挑。
俄羅斯軍演調整部署模擬對抗,但情報顯示差距拉大,殲-20年產三位數,六代機研發產能驚人,美媒憂心中國未來天敵。俄方簡報克里姆林宮徹夜燈火,審閱報告交換文件,無力逆轉,只能接受。
![]()
格局重塑了,中國空軍從望塵莫及到同臺競技,40年歷史性跨越,2025年珠海航展殲-20全“太行”菱形編隊,尾焰交織。俄媒半島電視臺說,北京展示隱形機加油無人機復雜演示,投射空中力量信心爆棚。
空軍現代化全鏈條升級,實戰效能重塑區域平衡,俄羅斯武器出口壓力山大,市場轉向中方攤位咨詢參數。他們在軍工展空蕩攤位前,訪客繞道,這局棋無子可下,昔日老師變學生領跑,嘆服中帶著無奈。
![]()
說到底,中國空軍崛起靠實干,砸資源砸人才,一項項補齊短板,不靠噱頭不抄襲。俄羅斯理解自主發展,但情緒不軟,現實中中國閉環自強,全球天空多變,他們的接受是必然。未來藍天,中國力量繼續書寫,空軍騰飛不止步,這事實誰也擋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