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號,荷蘭人估計正坐在海牙的辦公室里,喝著咖啡,看著窗外,心里五味雜陳。
他們大概怎么也“沒想到”,前腳剛宣布“接管”了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總部,后腳這家公司的中國子公司就“復活”了。
復活就算了,還扔出了一個重磅炸彈:“恢復供貨?可以。但有一個條件,必須用人民幣結算。”
![]()
這一下,可把全球的汽車供應鏈給震懵了。
這已經不是什么商業談判了,這是一場擺在臺面上的陽謀,一場圍繞著芯片、控制權和貨幣的“三國殺”。荷蘭人以為自己拿到了“王牌”,結果發現,自己搶到手的,可能只是一個“空殼子”。
咱們得把時間往回倒一個月,看看荷蘭人是怎么“秀操作”的。
9月30號,荷蘭政府突然出手,說“出于國家安全考慮”,要對安世半導體在奈梅亨的總部實施“治理接管”。安世這家公司,雖然2018年就被咱們中國的聞泰科技收購了,但一直在歐洲本土運營。荷蘭人擔心“關鍵技術轉移”,于是繞過董事會,直接用一部老掉牙的《貨品可得性法案》,把中方投資人的董事席位給凍結了。
![]()
說白了,這就是明搶。他們以為控制了總部,就控制了安世的一切。
但他們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安世超過80%的芯片產能,都在中國。
荷蘭人搶走了奈梅亨的辦公室和法律文件,但他們沒法搶走東莞和廣東的工廠,沒法搶走上海的研發中心,更沒法搶走成千上萬的中國工程師。
荷蘭總部那邊一“接管”,這邊安世中國的系統就出現了“信息斷層”。總部的指令發不過來,中國子公司的庫存、發貨也調不動了。荷蘭人甚至還想耍陰招,停發中國區員工的工資,想逼著這邊就范。
結果安世中國根本不吃這套。內部通知直接發出來:“我們是獨立的中國公司,員工工資自己發,外人的指令不用聽。”
![]()
這就等于直接告訴荷蘭總部:你,出局了。
到了10月初,國內的車廠開始著急了,安世的出貨延遲,技術支持也沒了。這可是要命的。安世的芯片,在全球汽車行業的占比高達40%,大家熟知的大眾、寶馬、特斯拉,哪個都離不開它。
就在全球供應鏈都以為安世要“休克”的時候,10月23日凌晨,一封《致客戶信》發了出來。
安世中國宣布,恢復向國內分銷商供貨。
但重點是后面的話:“所有訂單必須以人民幣結算”,“未來將不再接受美元或歐元付款”。
行業瞬間炸鍋。
![]()
歐洲那邊徹底慌了神。德國大眾在沃爾夫斯堡的工廠,因為缺芯片,已經開始縮短工時了。據說一條產線停一個班,就虧掉600萬歐元。德國工業協會直接警告,再斷供,整個歐美汽車市場都得停擺。
這還只是汽車,蘋果的iPhone 16和三星S25的電源管理芯片,也高度依賴安世。
恐慌只持續了幾小時。很快,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通用汽車的采購部,壓根沒理荷蘭總部,直接把電話打到了安世中國的銷售部,開口第一句就是:“人民幣賬戶多少?我立刻打款。”
大眾那邊也立馬成立了“中國芯片采購小組”,內部郵件都流出來了:以后歐洲工廠也按中國的流程走,人民幣付款,中國港口交貨,不再經過荷蘭中轉。
![]()
這等于什么?這等于大眾和通用,這兩大巨頭,聯手把荷蘭從他們的新供應鏈里,“一鍵刪除”了。
歐洲的一級供應商更干脆,一看安世中國這邊不僅恢復供貨,還承諾“鎖定人民幣價格、客戶零匯率風險”,交期甚至縮短兩周。當天,三家歐洲巨頭就簽下了三年的長單。
荷蘭人搶了個寂寞。
他們本想拿安世當籌碼,配合美國卡我們脖子。結果,我們這邊反手一將,不僅沒卡住,反而把美元結算體系給繞開了。
以前用美元結算,美國還能用金融手段拿捏你。現在改用人民幣,所有的交易都在中國的銀行體系內完成,你荷蘭總部連財務報表都看不懂了,更別提什么SWIFT制裁了。
![]()
荷蘭政府這下是騎虎難下。
經濟大臣卡雷曼斯上周趕緊給北京打電話,想找個臺階。結果中方一句“先把股權還回來再談”,直接把電話掛了。歐盟想跳出來當和事佬,開了個三方會,結果中方代表全程沒開攝像頭,最后就留下一句:“錯誤不糾正,會議不續談。”
更要命的還在后面。
荷蘭的“國寶”是什么?ASML光刻機。
就在這事鬧得最兇的時候,中國客戶直接取消了原本排隊的DUV光刻機談判。消息一出,ASML的股價十分鐘跌掉10%,市值蒸發了整整200億歐元。
荷蘭自己的行業協會都看不下去了,公開喊話:“再這么折騰下去,ASML也要跟著陪葬了!”
![]()
你看,荷蘭人想用安世(一個芯片公司)來卡我們,我們直接反制ASML(一個芯片設備公司)。你斷我一棵樹,我直接掀你一片林子。
別忘了,我們手里還有一張牌沒打呢——稀土。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九成,半導體的封裝、磁傳感器,哪個離得開稀土?這張牌要是打出來,歐美半導體廠估計得集體“休克”。
現在回頭看,荷蘭政府的這次“接管”,簡直是2025年最大的戰略誤判。
他們以為自己很強硬,結果卻暴露了自己對現代供應鏈的無知。他們以為控制了“品牌”和“法務”,就能控制一切。
他們忘了,在2025年的今天,誰掌握著產能,誰才配點菜。
安世被聞泰收購后,這幾年給荷蘭交了1.3億歐元的稅,雇傭了當地幾千人,研發投入翻了一倍多。現在安世中國事實獨立,荷蘭不僅這些收入沒了,還把自己的汽車產業和ASML全給坑了。
![]()
德國媒體都忍不住嘲諷:“荷蘭人想搶個公司,結果搶成了空殼,還順便幫中國推進了人民幣國際化。”
現在,安世中國這邊壓根不等荷蘭“回心轉意”。上海張江和深圳南山的兩座新晶圓廠,挖土機已經連夜進場。這50億人民幣的投資,全是國內銀行授信,沒荷蘭股東一分錢。
而荷蘭海牙那邊,安世總部的燈,一天比一天暗。聽說保安都懶得加班了,因為倉庫里除了灰塵,什么都沒有。
這場芯片戰,沒有硝煙,但每一顆晶體管都在投票。荷蘭人終于得明白:時代,真的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