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啟合成化改革之后,陸軍地面部隊的已經從以前的軍-師-旅-團-營的5級體制精簡為集團軍-旅-合成營的3級體制。相應的,陸軍地面部隊的野戰防空系統體系也改革為兩級:集團軍級野戰防空和旅一級的野戰防空。其中集團軍級的野戰防空由紅旗-16系列中程地對空導彈負責,能夠提供40~60公里的對空防御縱深。
![]()
合成旅一級的野戰防空主要由紅旗-17/17A近程防空導彈系統,以及PGZ-09式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或PGZ-04A自行防空系統負責,能夠提供10公里左右的對空防御縱深。
![]()
需要注意的是,履帶式底盤的紅旗17防空導彈系統或俄制道爾防空導彈系統、PGZ-09式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或PGZ-04A自行防空系統配屬于重型合成旅;輪式底盤的紅旗17A防空系統和625彈炮合一防空系統配屬于中型合成旅。
![]()
相比之下,輕型合成旅僅裝備牽引式PG-99式雙管35毫米高炮和便攜式防空導彈,長期缺乏可靠的野戰機動防空能力。可以說,在各類無人機尤其是FPV自殺式無人機和巡飛彈大行其道的當下,輕型合成旅的生存能力堪憂。
![]()
當然,我們自然是注意到這一短板,并針對性研制了多款適合輕型合成旅的防空武器。
首先是9.3大閱兵上公開展示的基于猛士-3底盤的某型輕型高能激光武器系統。這款激光武器疑似是OW5-A10激光防空系統的自用版本,最大輸出功率為10千瓦,最大射程2公里,通過燒蝕無人機的關鍵部件使其失控、爆炸或墜毀。
還配備有專為針對FPV這類低慢小目標進行優化的小型AESA搜索雷達和綜合光電搜索瞄準設備,能夠快速發現和穩定跟蹤大批低慢小目標,并對目標按照威脅程度進行智能排序,從而最大限度增強了攔截效果。更關鍵是具備行進間工作的能力,因此擁有伴隨式野戰機動防空的能力。
這款輕型高能激光武器系統的定位類似于輕型合成旅的便攜式防空導彈,主要對躲過紅旗-13,PG-99式雙管35毫米高炮和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漏網之魚進行末端攔截,且由于激光瞄準發射就命中的物理特性,攔截效率非常高。
![]()
其次就是裝備了同樣采用猛士-3底盤的紅旗-13近程防空導彈系統。這也是輕型合成旅首次裝備自行式防空導彈系統。
![]()

紅旗-13其實就是外貿的FB-10A防空導彈系統的自用版本,其最大射程18公里,最大射高7500米,導彈采用紅外成像+無線電的雙重制導,因此具備發射后不管的能力,可同時打擊6個目標。探測系統方面則配備了1部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安裝于另一輛猛士-3上面),光電探測系統(集成在導彈發射車上)。
![]()
除了能夠有效攔截各類無人機、巡飛彈或者巡航導彈之外,還能攔截諸如激光制導炸彈、滑翔制導炸彈等各種無動力的精確制導彈藥,以及各類直升機和低空飛行的固定翼戰斗機。綜合性能要優于紅旗-17和紅旗-17A。
![]()
至于最大射程18公里能不能覆蓋整個合成旅,答案是可以!根據相關戰術教范規定,我軍合成旅在實施陣地進攻戰役時展開的正面寬度通常不超過15公里,縱深則不超過10公里。因此最大射程18公里的紅旗-13足夠覆蓋整個輕型合成旅,不會留下防控空缺。
輕型高機動旅的防空營將設有一個紅旗-13的防空營,下轄1個營部和4個紅旗-13防空連,其中每個防空連配屬有1輛指揮雷達車、4輛紅旗-13發射車、4輛彈藥裝填車,以及數量不詳的電源車和工程車等輔助車輛。
![]()
機動開進的紅旗-13防空營
![]()
圖中可見至少3輛紅旗-13發射車(紅色箭頭處)
理論上一個紅旗-13防空營將至少裝備4輛指揮雷達車,16輛發射車和同等數量的彈藥裝填車,可以同時攔截最多96個來襲目標。而且按照發射車和彈藥裝填車各裝備8枚待發彈計算,一共攜帶256枚導彈,其持續火力不可謂不可觀,因此具備非常強悍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紅旗-13防空導彈的服役填補上了輕型合成旅兩大防空短板中的一環,將和猛士三底盤的單35毫米轉膛炮一起負責輕型旅的野戰防空任務。
![]()
PS:至于為何輕型合成旅不裝備625這樣的加特林自行高炮,原因是在對付無人機這個方面,35毫米口徑的自行高炮的射擊斜距更大,彈種也更多。還有成本上的優勢:在現代化的雷達和火控加持下,便宜的定距彈可以非常高效地屠殺俄烏戰場上常見的無人偵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