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是杜甫的《登高》,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秋天的一個蕭瑟,而今年馬上就要到重陽節了,其最重要的一個習俗就是登高。事實上,現在很多人對這個節日都比較的陌生,因為大家忙于工作,壓根沒有時間停住腳步,來感受一下,這個千年的傳統節日,加之,和其其它傳統節日不一樣,它沒有法定假期,就更加會讓人給忽視掉了。
![]()
今年的重陽節,是在公歷的時間是10月29日,它還是和往年有些年不一樣的,其中有3大特點,值得我們去了解,也建議大家可以早做準備,過一個難忘的重陽節。
第一個特點:今年重陽在霜降的第二候
古人把霜降分為三候,分別是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每候是十五天,今年霜降的時間是九月初三,所以從九月初八開始就是第二候,大地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草木黃落的一個情況。
![]()
重陽節,剛好是在這天,那么也就會帶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重陽節登高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好的欣賞到秋景,尤其是秋天的紅葉,在這個時候會特別的好看,大家走出去大自然去,可以感受到秋季獨特的美。
理論上來講,重陽和霜降其實在一起出現的概率并不是很高,今年因為閏六月,所以霜降來的也比較早,如果是按照往年,霜降出現在九月中旬,或者是下旬的話,那么重陽和霜降,也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什么交集。
第二個特點:今年重陽“敬老”大于“避災”
這個也比較好理解,以前的重陽節,我們更多是想到登高避災,比如說在九月九日帶領家人佩戴茱萸、飲用菊花酒、登上高山,去避災,這個也是自古以來傳下的一個習俗,但是當社會不斷的發展,中國進入老齡化,那么重陽節的文化內涵,也開始出現了改變。
![]()
以前我們關注避災,其實多少有些迷信色彩,但自從把這天,定義為老人節之后,那么到了重陽節,敬老就成為了主流,況且,在當下這個大環境之下,老齡化這么嚴重,敬老、愛老更是勝過避災這一習俗。
第三個特點:今年重陽可以預兆冬天的一個天氣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的天氣事件是越來越多,但是人們還是希望,通過當下的一個天氣,來預判冬季天氣的走向,像在古代,就有非常多的農諺和俗語,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都會單獨拿出來講,比如說重陽,就是這么一個日子。
![]()
農諺有提到“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也就說重陽和冬至的天氣它是存在一定關聯的,如果說重陽節這天沒有下雨,那么就要看冬至這天下不下,如果冬至和重陽都沒有下雨,那么今年大概率會出現一個暖冬,所以我們就要提前做好準備。
當然這些農諺,多少還是帶有一定局限性的,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如今想要知道天氣的晴雨,我們可以多利用天氣預報的預測來,這樣會更加的準確,也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天氣的變化。
![]()
今年重陽節,還是比較特殊的,主要是時間上,還有氣候上,以及文化內涵上,都出現了明顯的一個變化,雖然它不是傳統法定節假日,但是仍然值得我們去傳承,畢竟,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