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和我談起一個同學的某些行為看起來有點傲氣。
我讓他分享下具體的事情:
情景一:
他們正在回家路上討論晚上去xxx家玩PS5游戲機,突然一個同學聽見了,就說:“我爸爸也會給我買一個PS5,哼"。
我兒子說:“你看他這樣的行為,太顯擺,太傲氣了,又不是用自己的錢買的,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我說:“聽起來,你們認為通過自己努力掙來的錢,去買一個游戲機,才值得拿出來分享。”
我兒子說:“當然呀,父母買的有什么好說的。”
情景二:
我兒子說:“有一次在xxxx家打牌,一個同學贏了,就非常開心的手舞足蹈的說“我贏了,嘿嘿”。特別的驕傲,特別自大。”
我問:“那其他同學要是贏了,會怎么表達喜悅呢?”
我兒子說:“其他同學贏了,就低頭笑笑。”
我說:“這是兩種表達喜悅不同的方式,但是看起來,你好像更喜歡低頭笑笑。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當我們勝利和贏了的時候,低調和謙虛,更讓對方舒服。”
我兒子說:“嗯嗯,是呀,不能太得意了。”
在孩子的抱怨中,我們既不評價他的抱怨不對,也不去評價誰的做法是對的,誰又是錯的。只在事件中找到有利于孩子成長的部分,去提點,去強化某些值得學習的品質和行為。
教育,其實就發生在生活中很小的事情里。就看我們父母如何看待問題,又如何抓住機會,能使用什么方法來讓孩子從任何一件小事情里學到東西。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