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網財經訊 10月23日,CFA協會攜手鳳凰衛視聯合主辦“2025中國投資論壇”,聚焦可持續投資新范式、產業綠色轉型路徑以及ESG人才培育等關鍵議題。本次論壇作為“2025零碳使命國際氣候峰會”的平行論壇,匯聚來自實體經濟與金融投資領域的眾多領軍人物,共同探索具有創新性與社會價值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
![]()
韓曉燕,CFA,CRM,嘉實基金ESG研究總監
嘉實基金ESG研究總監韓曉燕出席論壇,并在主題為《跨界創新塑造可持續發展新范式》的圓桌論壇環節分享了她對ESG投資與AI技術融合的觀察與實踐。“AI大語言模型的快速發展正在徹底改變ESG投研的效率和精度。”韓曉燕指出資產管理行業踐行ESG理念的核心在于將ESG納入投資流程。“通過深化ESG整合,能驅動更多被投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她強調,作為資金方,資產管理機構的ESG訴求和期望對企業越來越有影響力。
韓曉燕指出,投資整合的關鍵一步是將ESG因素納入投資全流程,包括估值和評價、風險管理、組合管理和投后盡責管理等流程。自今年5月中基協發布公募基金管理人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相關管理規則后,公募基金公司普遍加強了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力度。“包括嘉實基金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積極通過參與股東大會投票、企業調研、一對一參與和溝通等形式,對企業ESG發展提出期望和建議,以賦能實體企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韓曉燕認為:這是今年ESG投資在中國市場的重要創新和本土化落地的體現。
韓曉燕詳細分享了幾個AI技術在ESG投研中的核心應用場景:
數據采集清洗和結構化處理:韓曉燕指出,隨著DeepSeek等大語言模型的出現,數據處理、文本解析和推理能力有了大幅提升。“過去,我們可能只能每月甚至每半年更新一次上市公司的ESG評級。但有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加持后,我們的數據采集和分析的時效性大幅提升,ESG數據更新頻率大幅提升,有些甚至可能達到日頻或更高。”她進一步解釋說,AI系統能夠快速將每天發生的單一事件、輿情和公司變化納入評級模型,大幅提升了ESG評價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數據計算:韓曉燕以AI模型在碳估算上的應用舉例,當前全部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碳排放數據披露率仍較低,例如目前只有5%披露了范圍3(Scope 3)碳排放數據,這導致將碳排放因素納入投資決策流程面臨很大的障礙。面對這一挑戰,嘉實基金通過應用AI模型和算力能力,將復雜模型落地到公司內部ESG評價中,實現了更廣泛和更精確的碳估算。“我們借助產業圖譜和供應鏈關系,對未披露的上市公司主體的范圍一、二、三碳進行估算。這一能力可滿足我們投資組合的碳強度測算和風險評價的需求,也是未來設定投資組合碳減排路徑的必備工具”。
盡責管理:韓曉燕指出,有效的盡責管理需要深入細致的ESG研究和建議作為支撐,而非簡單拿著泛化的ESG評級與上市公司溝通。“有了AI和大數據的賦能,我們可以基于海量數據點,快速識別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弱點和亮點,針對性提出相關問題和完善建議。”韓曉燕還提出,盡責管理不是單向提要求,而是發揮資產管理機構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幫助企業提升ESG表現。這種雙向共贏的合作模式更受企業歡迎,也更能產生實際效果。
最后,韓曉燕總結道:“在整個AI大發展的趨勢下,我們要保持開放心態和領先性,借助科技賦能可持續投資。”她堅信,在AI技術的助力下,企業端、資本端、監管端和服務機構將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