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藥店 作者:劉本然
看前請點個關注吧
近日,國家層面連續釋放強化價格監管的明確信號,為各行各業的價格行為劃出清晰紅線。
9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2025年第4號公告,直指價格無序競爭問題,強調要“規范市場價格行為,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
![]()
緊接著,10月11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發布通知,進一步加強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品“陰陽價格”監測處置,直指藥店對醫保和非醫保患者實行歧視性定價的問題。
![]()
三部門在短短兩周內密集發聲,預示著價格監管將成為下一階段的執法重點,藥店經營者必須高度重視、規范價格管理。
兩部委公告:為價格競爭劃定邊界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市場監管總局的聯合公告,雖然針對多個行業,但其核心精神對藥店經營同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公告中有幾點特別值得藥店經營者關注:
公平定價是法定義務:公告明確指出,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經營者應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原則,以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為基本依據定價。這意味著,即使藥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藥店也不能隨心所欲定價,必須遵循公平原則和誠信原則。
低于成本價銷售被明確禁止:公告第五點強調,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這保障了產品和服務質量。對于藥店行業,這意味著惡性價格戰將面臨監管風險。
信用監管將成為利器:公告提出將“充分發揮信用監管作用,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這表明價格違法違規不再僅僅是罰款了事,更可能影響企業信用,導致“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醫保局通知:直擊藥店“陰陽價格”痛點
相比兩部委的綜合性公告,國家醫保局的通知更具針對性,直指定點藥店存在的“陰陽價格”問題。
什么是“陰陽價格”?
通知明確指出,即“完全相同的藥品銷售給醫保患者的價格高于非參保患者”。
為何“陰陽價格”被嚴打?
醫保局指出,這種行為不僅涉嫌價格欺詐,還違背了醫保服務協議,更直接侵害了參保人員權益,造成醫保基金損失。
如何監測“陰陽價格”?醫保部門將通過醫保結算數據篩查、群眾信訪、輿情反映等多種方式獲取問題線索,并動員社會監督力量,鼓勵群眾提供線索。
“陰陽價格”后果有多嚴重?
一旦查實,將視情節采取約談主要負責人、暫停醫保結算、不予支付或追回已支付醫保基金、暫停或解除醫保服務協議等措施,情節嚴重的還將納入飛行檢查范圍。
藥店經營者該如何應對?
面對日益嚴格的價格監管環境,以下幾點建議給藥店經營者參考:
1.立即開展價格自查:對店內所有藥品,特別是醫保結算金額排名靠前或價格差異大的藥品,進行全面的價格梳理,確保對醫保患者和非醫保患者同藥同價。
2.摒棄歧視性定價做法:立即停止對參保人員實行不公平、歧視性價格的行為,包括不得以高于非參保人員的價格銷售藥品,也不得僅向非參保人員以額外返利、折扣、滿減等變相降價方式銷售藥品。
3.規范數據上傳:確保藥品醫保代碼、單價、數量等醫保結算數據上傳準確、完整,避免因數據問題引發不必要的監管關注。
4.關注價格比較工具:醫保部門推出的藥品比價小程序等工具,既是對藥店的監督,是藥店了解市場行情的窗口。經營者應主動關注這些工具,確保自家藥價在合理區間。
5.強化內部培訓:組織員工學習價格法律法規和醫保政策,確保每位員工都清楚價格合規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促銷活動時,避免因不當折扣行為觸碰監管紅線。
三部門密集發聲,釋放了強化價格監管的明確信號。對藥店行業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挑戰在于,傳統的歧視性定價、陰陽價格等做法將難以為繼;機遇在于,監管的加強將凈化市場環境,讓競爭回歸本質。
藥店經營者應敏銳洞察這一政策趨勢,主動調整經營策略,將公平定價、誠信經營內化為企業核心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在日益規范的市場環境中行穩致遠,贏得患者和社會的尊重與信任。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賽柏藍藥店
溝通交流:13810145265(微信)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