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了三年的黃芪,竟被鄰居家羊啃個精光!”
陜西榆林,李大爺辛苦種植的黃芪地遭鄰居家羊群“洗劫”,多次勸阻無效后,他一怒之下竟在地里撒下老鼠藥!
結果59只羊全部死亡,鄰居王某索賠7萬元,李大爺瞬間傻眼了!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01案例回顧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事發當天,65歲的李大爺像往常一樣去自家黃芪地查看,眼前的景象讓他當場就炸毛了——
滿地的黃芪苗被啃得七零八落,有的連根都被拔起來了!
“我的黃芪啊!這可是我種了三年的心血!”李大爺心疼得直跺腳。
原來,鄰居王某家養了一群羊,總是跑到李大爺的黃芪地里“開餐”。李大爺找過王某好幾次,可對方總是敷衍了事:
“大爺,不好意思啊,我回頭就看好羊群。”
可話音剛落,第二天羊群又出現在了黃芪地里!
李大爺頓時感覺腦子有點轉不過來:“這不是故意的嗎?說好了看好羊,結果一次比一次過分!”
連續幾次溝通無果后,李大爺徹底被激怒了。他心想:“既然你不管,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于是,他悄悄在黃芪地里撒下了老鼠藥...
第二天一早,王某發現自家59只羊全部死在了李大爺的地里!
“我的羊!我的羊全死了!”王某當場崩潰,立即報了警。
面對民警的詢問,李大爺承認了投毒的事實,但他依然憤憤不平:
“我的黃芪被他家羊啃了三年,損失好幾萬,我找他賠過嗎?現在羊死了,他倒要找我要錢!”
王某卻堅持要求賠償:“59只羊,每只按市價1200元計算,總共要賠償7萬元!”
聽到這個數字,李大爺瞬間瞪大眼睛:“什么?7萬?!我一個農民哪來這么多錢!”
這件事一出,網友炸了:
“羊啃黃芪確實可恨,但下毒也太極端了!”
“鄰居不管好自己的羊,確實該承擔責任!”
“兩家都有錯,這下好了,誰都沒占到便宜...”
那么,從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02案例分析
本案核心爭議:李大爺投毒殺死鄰居家羊,是否構成違法?應如何承擔責任?
根據《民法典》規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李大爺故意投毒殺死59只羊,明顯構成故意毀壞他人財物,必須承擔賠償責任。
但王某家的羊群多次啃食李大爺的黃芪,造成經濟損失,王某是否也要承擔責任?
根據《民法典》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王某作為羊群的飼養人,明知羊群多次進入他人農田啃食作物,卻疏于管理,應當對李大爺的黃芪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那么,雙方的責任如何劃分?
根據《民法典》規定:“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本案中,雖然王某家羊群確實給李大爺造成了損失,但李大爺采用投毒這種極端方式處理糾紛,明顯超出了合理限度,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最終雙方協商,李大爺賠償王某4萬元羊只損失,王某賠償李大爺1萬元黃芪損失,同時李大爺還面臨相關法律責任的追究。
03深刻教訓
鄰里糾紛本是常事,但用毒藥解決問題,代價太慘重!
李大爺的黃芪被啃損壞要賠償本是天經地義,但誰會想到一時沖動,竟要背負如此沉重的經濟負擔和法律后果?
有網友熱議:“都是一個村的鄰居,何必鬧得這么僵?溝通不行可以找村委會調解啊!”
也有網友表示:“養羊不看好,讓羊到處啃食別人莊稼,這種鄰居確實太過分了!”
還有網友提醒:“遇到這種事,應該先拍照取證,然后通過正當途徑維權,千萬不能私自報復!”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需要通過合法途徑解決:
1.及時溝通協商,把問題說清楚 2.尋求村委會或相關部門調解3.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權4.絕不能采取過激手段報復
鄰居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和睦相處才是王道。一時沖動毀掉的不僅是金錢,更是多年的鄰里情分!
對于此案您怎么看?歡迎您留言談談。
聲明:本文內容基于真實案件改編,當事人姓名及相關信息均已進行匿名化或虛構化處理,旨在保護個人隱私。文章僅以案例形式為大眾提供法律知識普及,不構成任何法律建議或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