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之流——袁武歷史人物畫作品展
上海中國畫院
總策劃
江鵬
策展人
洪健
學術主持
徐明松
執行策展
劉宇倩
展覽時間
2025年9月26日-11月2日
(周一館休,逢節假日正常開放)
開放時間
9:30-16:30(16:00停止入場)
展覽地點
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岳陽路197號)
“時間之流——袁武歷史人物畫作品展”為藝術家袁武近期在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呈現的個展,展期至11月2日。本次展覽聚焦于袁武筆下的歷史人物群像,以切片式呈現他數十年藝術求索的成果。本文結合藝術家的《別碎語》語錄與展覽現場圖,帶領觀者在“時間之流”中駐足,感受袁武的藝術世界。
——編者
![]()
我所堅守的現實主義,不是翻版現實生活,也不是社會見聞的圖解,而是借助現實生活的圖卷表達我的理解和關注,講述我的情懷和見解。
藝術創作是一件痛苦、艱辛的事,但這痛苦和艱辛要來自于心靈和情感,而不是軀體勞作的艱辛和痛苦。現在許多畫家的辛苦都是來自制作的艱辛和巨大創作的勞作之累,將繪畫引向了復雜、巨大、精細的工藝制作和材料運用之途,不是藝術走向高度的方向。

展覽現場
意象造型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具象和抽象之間的一種形式,意象有時有具象的元素,有時有抽象的元素,意象造型更多的是含有詩情和性情的,更多的是創作者個人獨特的對形象的理解和表現。
形象是有兩種區分的,生活中的生理形象、繪畫中的藝術形象。兩種造型是要有距離和分界的,不是一回事。人物形象要從里向外畫,從看不見的畫起到看見的結束,從骨骼的框架到肌肉的起伏,從皮膚凸凹到眉須的疏密。
![]()
展覽現場
寫生要尊重模特,但不能照抄模特、拘泥于模特,要與模特之間保持一種距離感。寫生不是為模特畫像,而是繪制一幅有趣的人物肖像畫,在模特身上找到特有的元素,強化放大這種元素,使之像模特,但又不是模特。寫生出來的作品應是一幅有畫味、有趣味、有想法、有格調的人物形象。
寫生過程中,要從不同角度觀察,離近看、仔細看、看清楚想明白再落筆,而非看一眼畫一筆,不要編造、不要大概其、不要概念化。可以先畫不同角度速寫,充分感受和認識并分析模特身上獨有的氣質。像“捉迷藏”一樣真正捕捉到人物的特征。
![]()
展覽現場
寫生時不要以木炭起稿,要訓練用毛筆直取的能力。這樣形象才生動、用筆才松活,筆墨才能畫出有趣的形。是求像的過程,而不是求準的過程。對模特要時時有感覺,有把握穩、準、狠地去畫。
傳統中國畫,無論是構圖、形象,還是線條、色彩、墨塊,自成體系和面貌,與西方繪畫異曲同工,都是藝術表達,卻不是生活物象的直白描摹,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提煉和再創造,是畫家的情緒表達和情懷寄托。所以自由表現,抒發情感,用作品展示對世界的認知和態度是畫家始終的追求。
文/袁武
作品欣賞
![]()
大肖像系列·豐子愷先生 200×200cm 紙本設色 2023-2025年
![]()
![]()
大肖像系列·傅雷先生 200×200cm 紙本設色 2023-2025年
![]()
![]()
大肖像系列·潘天壽先生 200×200cm 紙本設色 2023-2025年
![]()
![]()
梁啟超 300×200cm 紙本水墨 2023年
![]()
![]()
魯迅 300×200cm 紙本水墨 2023年
展覽現場
![]()
![]()
![]()
(來源:上海中國畫院)
藝術家簡介
![]()
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本科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藝術系,1995年研究生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
歷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副主任、教授;北京畫院執行院長,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六、七、八、九屆理事。現任中國美協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作品曾獲全國第七屆美展銅獎,第八屆美展優秀獎,第九屆美展銀獎,第十屆美展金獎。曾擔任全國美展第十二屆、第十三屆、第十四中國畫評委。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兼職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