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小興 詹詹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新商悟
(本文約為600字)
![]()
近日,浙江金華車主余先生,花費30多萬元購買小米YU7Pro 新車后,遭遇了煩心事。
余先生告訴媒體,他6月30日下單訂購2025款小米YU7Pro,10月12日提車。10月14日更換腳墊時,竟然意外地發現,主駕座椅正下方有一個硬質隆起,“既非固定裝置,也非標準配件”,用手按壓不下去,隨即聯系官方客服。
15日,小米官方服務門店工作人員拆去座椅螺絲后,從底部孔洞中拉出一個帶編號和二維碼的L形活動零件。
令人費解的是,當余先生詢問零件名稱及用途時,現場工作人員卻“不約而同”集體沉默。媒體記者掃描零件二維碼時,僅顯示一串編號,未獲取任何產品信息。
對此,小米汽車售后負責人僅口頭解釋為“工廠疏忽”,提供的車輛檢查單雖標注各項功能正常,卻對該零件只字未提。
有專業人士猜測,該零件或為座椅高度傳感器,但沒獲得小米汽車方面的證實。
媒體記者聯系事發的杭州德勝東路小米汽車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以不便接受采訪為由拒絕回應,僅書面告知“車輛經全面檢查無異常”。
值得注意的是,主駕下方屬于車輛操控與安全部件密集區,集中了制動傳動、電器控制模塊等關鍵設備,異物殘留可能影響踏板行程或線束安全。近年來,央視315晚會多次曝光車企質量問題,從寶馬傳動軸異響到福特變速箱缺陷,均凸顯了廠商對生產質控與售后響應的重要性。
截至目前,此次事件的相關投訴已同步至車質網等維權平臺。余先生說:“我不需要法律之外的補償或關懷,只希望小米官方能正面解釋這一問題,地板隆起是否涉及安全隱患?多余零件從何而來?這關系到車輛的生產工藝和品控標準,消費者有權知曉真相。”【《新商悟》出品】
CEO·首席研究員|曹甲清·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新商悟,我們將對企業家言行、商業動向和產品能力進行持續關注
轉載新商悟任一原創文章,均須獲得授權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申請轉載、對稿件有異議或投訴,歡迎聯系微信號fxyayay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