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印度否認放棄俄油進口,轉身向中國立下稀土“軍令狀”!
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印度總理莫迪向其保證以后,會停止進口俄羅斯的原油,并將這件事作為削弱俄羅斯經濟的重要成果。
但搞笑的是,只過了24小時,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伊斯瓦爾,卻否認了這件事,說不清楚兩人有過這樣的談話,并強調印度的能源進口政策,是要符合國家利益為前提。
同時,印度的貿易數據說了實話。
截至到10月16日,印度每天進口175萬桶俄羅斯原油,占其總進口量的36%,而且俄羅斯是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賣給印度的。
俄方對此反應十分淡定,副總理回復伙伴之間會繼續合作,克里姆林宮則只認印度的官方聲明,間接駁斥了特朗普的單方面宣告。
只是有些出人意料的是,這其中還有中國的事情。
幾乎在同一時間,印度向中國遞交了投名狀,多家印度企業向中方提交終端用戶證明,承諾從中國進口的重稀土永磁體只用于本土生產,一定不會轉口到美國。
這一承諾,來源于中國近期強化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要求進口國明確稀土用途,防止敏感材料流入軍事等領域。
那么為什么印度會為此妥協呢?
其實背后是嚴峻的產業依賴。
全世界范圍內中國掌控了全球近90%的重稀土精煉產能,而印度在2024至2025財年需進口約870噸稀土磁體,其電動汽車、風電設備、國防工業,都嚴重依賴中國的工業。
一位印度行業高管坦言,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辦法在短期內替代中國稀土,斷供意味著印度綠色轉型計劃將面臨停滯。
事實上,印度一直是一個精明的國家。
從經濟上來看,俄羅斯的低價油每年為印度節省數十億美元,而中國的稀土供應關乎其新興產業的命脈。
相比之下,美國能提供的十分有限,多數是華而不實的政治承諾,如軍售或投資倡議,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復其實沒有什么信任度。
從安全賬上來看,印度軍隊60%的裝備來源于俄羅斯,若因配合美國而觸怒俄羅斯,可能面臨武器斷供的風險。
從地緣平衡上來看,印度一直想在中美俄之間保持戰略自主,不想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并且以本國的核心利益為主。
總之,印度的選擇和做法深深的揭示了一個現實,在國際關系中,真金白銀的利益遠勝于空洞的政治承諾。
在短期內,印度絕不可能放棄俄油的低價與中國稀土的供應。
長期看,除非美國美國愿以科技轉讓、產業鏈合作等實質性利益交換,否則絕對不可能干擾印度一貫以來的立場和做法。
對印度而言,在大國中求生存,只能兩邊都不得罪,這很考驗政治手段!
參考來源:
中華網:印度承諾不將中國稀土出口至美國 展現微妙平衡姿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