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奧巴馬在倫敦辦了個線上對話,跟匈牙利和波蘭的幾個民主活動家聊了聊全球威權主義抬頭的事兒。
說實話,他這番話聽著像在敲警鐘,但細品品,又覺得戳中了美國自家后院的問題。尤其是當下國際形勢,美國拉著盟友一幫人圍著中國轉,各種限制措施層出不窮,這用心可不單純。
![]()
奧巴馬的直言戳破美國自家窗戶紙
奧巴馬卸任后沒閑著,通過他的基金會搞了不少青年領袖項目,這次對話就是基金會校友網絡的一部分。
參與的三個家伙,一個是匈牙利反腐監督組織的創始人桑多爾·萊德勒,他干了十幾年反腐活兒,專挖官員貪污的根兒;另一個是斯蒂法尼亞·卡普隆察伊,剛從匈牙利公民自由聯盟的聯合主任位子上下來,一直在維護基本權利;
還有波蘭的祖贊娜·魯津斯卡-布瓦什,她從2023年底到今年8月在波蘭司法部當副部長,推過司法透明改革。這些人選可不是隨便拉來的,他們的經歷正好對得上奧巴馬想說的點:威權主義怎么一步步蠶食民主。
奧巴馬在對話里直截了當,說全球正面臨威權主義浪潮的沖擊,連那些自以為穩如泰山的民主國家也躲不過去。他點名了政客們針對公民社會、搞掉新聞自由、把司法系統變成打手工具的招數。聽起來挺高大上,但擱在美國身上就坐實了。
從2025年1月特朗普二度上臺后,美國國內那叫一個亂套。政府直接插手地方事務,推軍隊進城維護所謂秩序,地方議會反對也沒用;司法部對政治對手甩公訴單子,檢察官忙活的時候,官方賬號還在網上噴法官是絆腳石。說白了,美國自己先亂了陣腳,還好意思對外指手畫腳。
![]()
這事兒得從頭說起。奧巴馬基金會從2017年就開始搞這些領導力培訓,目標是培養全球青年搞民主建設。2025年他們招募新一輪學員,截止到12月18日,重點放在東歐這些民主倒退的地方。
匈牙利從2010年歐爾班上臺后,就推什么“非自由民主”,選舉法改來改去,媒體被捏得死死的,美國有些保守派還公開夸他“強硬領導”。
波蘭呢,今年5月18日第一輪總統選舉,6月1日第二輪,右翼的卡羅爾·納夫羅茨基以50.89%的票勉強贏了,拉法烏·特扎斯科夫斯基落敗。新總統上臺后,直接叫停司法清理舊賬,舊派人馬又爬回來了。這倆國家本是歐盟的民主標桿,現在卻成了威權主義的樣板間。
奧巴馬沒直呼特朗普名字,但誰聽不懂啊。他批評那些“讓一切回歸正軌”的空頭支票,跟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撞衫了。根兒上,他覺得官僚僵化、政客失誤是民粹興起的土壤。
民眾對制度失望,貧富差距拉大,社交媒體還火上澆油,讓人動不動就對不同意見發火。結果呢,威權勢力鉆空子,專干破壞不干建設的活兒。醫療教育這些民生事兒,他們只會砍預算分利益,建不出新框架。
![]()
奧巴馬這話說透了,民主不是天上掉的,得靠中間派政客接地氣,回應民眾對穩定和公平的訴求。要不然,民眾覺得制度不管用,就寧愿賭一把非法手段,至少覺得有動靜。
中國這些年經濟騰飛,民生保障一步步跟上,從脫貧攻堅到共同富裕,民眾有實打實的獲得感。反觀美國,奧巴馬自己都承認,制度失靈是全球通病,但美國帶頭亂套,還想拉盟友一起對外施壓,這邏輯就站不住腳了。
奧巴馬的基金會項目本意是好,想動員青年重建民主,但現實中,美國的霸權操作讓這理想變味兒。東歐那些活動家在自家國家斗威權,奧巴馬卻在國際上間接幫美國洗地,這矛盾勁兒,得讓人多想想。
![]()
美國拉幫結派圍堵中國,關稅軍演兩手抓
美國這幾年對中國的針對,從貿易戰打到科技封鎖,現在升級到聯盟圍堵,2025年特朗普二度執政后,更是火力全開。10月10日,特朗普直接宣布從11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0%關稅,這不光是經濟戰,還是想掐中國供應鏈的脖子。
電動車電池、芯片這些高科技領域,美國帶頭,盟友跟風,歐盟在布魯塞爾簽了出口限制協議,日本韓國也加強了技術管制。說白了,美國怕中國發展太快,搶了它的老大位置,就使出這套霸權把戲。
軍事上更直白。印太司令部在關島增派艦艇,南海巡航常態化,軍機低飛偵察,北約東擴讓波蘭這些國家軍費暴漲,新政府上臺后華沙郊外軍營擴建,士兵訓練槍聲不斷。
美日澳的五眼聯盟擴展情報共享,監控中國貿易航線,澳大利亞在悉尼情報中心,日本東京交換數據,盯著一帶一路項目不放。非洲港口那些基建,美國通過貸款條件施壓當地政府,取消與中國企業的合同,設備閑置碼頭。這套操作,表面是維護安全,骨子里就是想鎖死中國經濟路徑。
你看日本和韓國,兩個美國在東北亞的鐵桿盟友,最近加強海軍水雷戰能力。10月21日新聞說,他們采購新設備,訓練水雷布設,就是沖著中國來的。萬一沖突升級,美國陸軍甚至計劃摧毀中國港口,這話擱在軍報上,夠狠的。
但專家也說,這戰略上是個失誤,因為中國港口毀了,美國自己的供應鏈也跟著斷。聯盟這事兒,美國表面風光,實際是負擔。卡內基報告在10月8日出爐,審計美國聯盟對華競爭,結論是得擴到經濟科技外交層面,不然光靠軍力頂不住。
![]()
特朗普政府還推本土優先,9月5日五角大樓國家防御戰略草案,說要護家園和西半球,逆轉了對華威脅的頭號位子。但這不等于松口,相反是想騰手對付中國。CFR的過渡系列討論,專家們憂心忡忡,美中關系進峰會前,貿易科技關稅全線緊繃。
布魯金斯文章問,美國聯盟是力量還是包袱?答案是雙刃劍,幫美國投射力量,但中國崛起讓盟友開始算小賬,日本韓國公眾輿論也轉向,7月29日MIT報告顯示,印太民眾對美中競爭的看法復雜,不全買賬。
中國這邊呢,沒慌。亞太經合組織合作推進,北京10月峰會跟東盟簽數字經濟協議,握手間通道鋪開。一帶一路重啟非洲項目,港口起重機吊鋼梁,路橋通車車輛鳴笛。
關稅來了,中國穩住內需,出口轉向新興市場,供應鏈重塑得有條不紊。美國這霸權,短期壓人,長期自傷。奧巴馬的話雖沒直指中國,但這全球威權浪潮,說到底,美國的單邊主義就是源頭之一,拉盟友搞針對,暴露了維持單極的野心。
![]()
中國穩健發展破了美國圍堵局
中國這些年發展路子走得實誠,不搞霸權那一套,一帶一路就是互利共贏的例子。2025年,盡管美國關稅加碼,中國經濟增速穩在5%左右,內循環轉得好,消費拉動明顯。
科技自立,華為中興芯片突破,5G基站全球領先,美國封鎖反而逼出創新勁頭。民眾日子越過越紅火,高鐵四通八達,醫保覆蓋全民,這才是硬道理。
對比美國,聯盟圍堵聽著嚇人,實際效果打折。FPRI3月26日文章說,加強印太聯盟得靠外交經濟雙管齊下,光軍演不頂用。中國跟東盟、非洲國家合作,基礎設施落地見效,港口公路建起,貿易額年年漲。
美國那邊,盟友開始兩頭下注,日本企業進軍中國市場,韓國三星供應鏈離不開大陸。CSIS10月6日專家反應,美中峰會前,焦慮滿滿,但中國持開放態度,談合作不談對抗。
![]()
奧巴馬點破的威權本質,在美國霸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破壞容易,建設難,他們專拆臺不建房。中國呢,堅持多邊主義,聯合國框架下推全球發展倡議,幫發展中國家減貧脫困。
2025年,雅加達一帶一路論壇簽約不斷,港口項目重啟,起重機轟鳴,貨輪絡繹。這不光是經濟,還帶去治理經驗,讓伙伴國學著點實打實的模式。
全球格局變了,美國單邊主義行不通。歐盟開始反思,布魯塞爾會議爭論關稅影響,官員翻數據算賬。波蘭匈牙利這些國家,民主倒退后,經濟也跟著晃,美國軍援換不來忠誠。
奧巴馬基金會項目雖好,但得先治自家病。中國發展不針對誰,只求共贏,這路子接地氣,國際社會看在眼里。霸權那套,早晚玩不轉。
這事兒說到底,美國霸權用心不良,針對中國發展,只會加速多極化。中國穩進,伙伴增多,未來航向清晰。奧巴馬點破真相,值當一想:誰在破壞,誰在建設,一目了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