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土地市場延續止跌企穩走勢。
前三季度,300城土地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降7%,降幅持續收窄,成交金額累計同比正增7%,一二線韌性顯著好于三四線。
地市止跌企穩對樓市新房供求會帶來哪些影響?
CRIC選擇了北京、上海、成都、杭州、西安等地市成交金額居前的重點城市,短期來看這些城市樓市熱度同樣居前,但對成交規模提升有限。
![]()
2025年整體地市延續止跌企穩態勢:據CRIC監測數據,2025年前9月300城土地成交面積為48534萬平方米,累計同比降幅收窄持穩7%左右。成交金額累計同比轉正,2025年前9月300城土地成交金額為15799億元,同比增長7%。
分能級來看,一二線韌性顯著好于三四線。
據CRIC監測數據,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2025年前9月成交金額、成交均價同比增幅均超10%,其中一線城市累計成交均價漲幅達到43%。一二線城市溢價率均在10%以上,較去年同期穩中有增。
三四線暫未止跌,土地成交量價齊跌,溢價率較去年同期仍降0.1個百分點。
![]()
從重點城市來看,前9月土地成交金額TOP5城市土地占全國成交金額的比重達到了33%。
上海土地成交金額排在全國首位,接近2000億元,同比增長86%。杭州、北京土地成交金額也突破1000億元,其中杭州土地成交金額為1406億元,排在第二位,北京緊隨其后,以1247億元排在第三。
其中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同比正增,房企投資熱情居高不下,究其原因,與京滬杭蓉等樓市行情短期高熱不退密切相關,在“以銷定產”模式下倒逼房企更加積極補倉核心城市優質地塊。
![]()
![]()
CRIC重點梳理了上海、北京、杭州、成都和西安五個城市過去三年土地平均拿地到銷售情況后,對2025年拿地地塊動工情況進行了細分。
我們發現,杭州項目周轉速度相對較快,2025年成交地塊中已有六成以上地塊進入了開工階段。上海部分開工和全部開工累計占比也在五成左右。
不過,西安2025年成交地塊中近九成尚未開工,整體開工率偏低,這與短期內新房市場成交萎靡密切相關,開發房企多將精力聚焦于銷售端,主動延緩宅地開發進度,以避免樓市供應過剩。
![]()
結合城市項目開工情況和過去三年從項目拿地到首開時間推算,上述五個重點城市前8月成交的土地預計將在2025年四季度-2026年上半年入市,預計新增商品住宅供應面積194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
其中,成都、西安供應規模約500萬平方米,北京、上海、杭州基本保持在300萬平方米左右。
從同比變化情況來看,成都、杭州縮量顯著,同比降幅均超40%,上海降幅為28%,北京、西安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
從前8月成交地塊預期入市節奏來看,剔除已上市的部分地塊,成都、杭州、上海2025年四季度仍是供應高峰,預期新增供應面積占比超50%,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杭州,因2025年以來整體項目開工進度加快,且前8月成交地塊預期都將在2026年一季度之前上市,若后續無新的宅地出讓,新房供應還將持續告急。
北京新房高峰預計在2026年一季度,預期新增供應面積占比為43%。
西安受樓市低迷行情影響,2025年以來入市節奏持續放緩,預期供應高峰將集中在2026年上半年,而且從變化趨勢來看,呈現出逐個季度遞增的特征。
![]()
![]()
接下來,以涉宅用地單個地塊成交樓面價作為切入點,假定2025年前8月成交涉宅地塊都將在未來1年內形成有效供應,以2025年前8月各城市新房成交均價作為錨點,在合理建安成本的基礎上對每宗地塊的售價進行了預估。
若2025年四季度開工工期和拿證速度無延遲,相關項目可順利入市,不同城市的供應產品檔次分布大體呈現出如下特征:
![]()
從上表可以看出,北京預期新增供應中仍以剛改產品為主力,占比高達46.9%。
進一步從成交情況來看,北京剛改產品或存在供應過量問題,而中改產品預期供應不足。據CRIC監測數據,剛需、高改豪宅產品供需基本匹配,占比接近。而剛改產品預期供應占比46.86%顯著高于成交占比31.62%,而中改產品預期供應占比15.63%顯著低于成交占比25.51%,存在一定程度錯配。
![]()
上海、成都、杭州、西安基本以剛需產品為供應主力,其中成都、杭州、西安剛需產品占比過半,西安高達62.2%。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成都、杭州等高改豪宅占比也接近二成,高端供應相對充裕,也為豪宅市場成交放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結合成交來看,上海預期供應結構與成交結構基本匹配,剛需產品存在一定程度的供應過量問題,而高改豪宅預期供應占比達到17.56%,略高于成交占比9.21%,因豪宅產品持續放量,高端市場或將迎來階段性成交疲軟行情。
![]()
杭州剛改產品供不應求加劇,剛改產品為杭州2025年前8月成交主力,占比高達49.07%,而預期2025年四季度-2026年上半年新房供應占比僅為26.41%。剛需和高改豪宅產品或將存在供給過量。
![]()
成都高端中改產品預期供應嚴重不足,預期供應量占比不足15%,而從2025年上半年成交結構來看,成交占比高達34.46%,供不應求現象持續加劇。
![]()
西安剛需產品供給過量,剛需產品預期供應量占比高達62.22%,而2025年前8月成交占比僅為15.57%,而剛改、中改產品嚴重供給不足,供需錯配較為顯著。
![]()
整體來看,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供應“量跌質增”或能維持去化熱度,但對成交規模提升有限。
上海、杭州、成都等預期供應和成交匹配度相對較高,但因預期供應量同比持降,對未來成交放量提振作用有限,但對于整體市場熱度維穩有積極作用。北京、西安庫存消化周期偏高,都在20個月以上,預期供應放量也將造成一定的庫存積壓。(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
文章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