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無小事,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都容不得半點馬虎與僥幸”
小區23部電梯承重鋼繩遭惡意切割,究竟是為何?
近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呼倫貝爾南路祥瑞家園小區發生一起嚴重電梯人為破壞事件。小區內50部電梯中,有23部電梯的鋼繩被人惡意切割,所幸電梯檢修人員在日常巡檢中及時發現隱患,未造成人員傷亡。
10月23日,賽罕區公安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現已對涉嫌損壞電梯纜繩的犯罪嫌疑人毛某某(男,37歲)、高某某(女,37歲)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進一步偵辦中。
![]()
圖源:平安賽罕
電梯承重鋼繩,是守護乘梯人生命的“救命繩”,哪怕一根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轎廂高空墜落,造成不可逆的傷亡。而兩名嫌疑人竟針對性破壞23部電梯關鍵承重部件,其行為不僅違背道德底線,更是對公共安全的公然挑釁,實屬惡劣。
從法律層面看,此舉已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即便未造成嚴重后果,依據法律規定,也可能面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意味著,嫌疑人除需承擔巨額電梯維修費用外,還將付出沉重法律代價。
通報雖鎖定嫌疑人,但仍有諸多疑問待解:兩人作案動機究竟為何?是與物業存在矛盾,還是對業主懷有不滿?更關鍵的是,電梯承重鋼繩多位于井道或機房內,需使用專用鑰匙、熟悉設備位置與結構才能接觸,嫌疑人是如何實施破壞的?
萬幸的是,事發當日,電梯檢修人員對電梯進行排查時發現了隱患,并及時將情況上報。可問題是,嫌疑人連續切割23部電梯鋼繩,為何物業工作人員未能及時察覺?電梯機房的監控是否形同虛設?
目前,官方通報僅提及“嫌疑人被刑拘”,公眾關切的作案細節、是否存在同伙、電梯維修后是否經過第三方專業檢測等信息,仍需相關部門盡快公開。及時回應社會疑問,既是保障公眾知情權的應有之義,也能有效穩定小區居民情緒。
此次事件,敲響公共安全警鐘,后續整改需從多方面發力。一方面,必須依法嚴懲嫌疑人,以儆效尤,讓潛在違法者不敢觸碰公共安全紅線;另一方面,要嚴肅追究物業的失職責任,督促其全面排查管理漏洞并整改。
更重要的是,需以此為契機完善小區安全管理制度,比如縮短電梯巡檢間隔,確保隱患早發現、早處理;升級機房、配電室等關鍵區域的門禁與監控系統,杜絕無關人員隨意進入。
畢竟,公共安全無小事,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都容不得半點馬虎與僥幸。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
編輯:韓靜
二審:王亞平
三審:王長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