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Shield AI 公司推出其 X-BAT 垂直起降協同作戰飛機,自主飛行器制造商似乎正沉浸于一場激烈的技術競爭之中。這款CCA融合了無需跑道的起降能力與遠航程性能。
![]()
具備戰斗機飛行性能、并能與有人駕駛戰斗機協同作戰的自主無人機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其中兩架原型機已被美國空軍正式歸類為作戰飛機。這并不令人意外,因為此類CCA有望成為戰力倍增器,將人類戰斗機飛行員轉變為任務指揮官,并使得執行那些以往因過于危險而甚至不敢考慮的任務成為可能。
如今,Shield AI 公司正通過 X-BAT 進一步提高賭注。X-BAT 基于該公司體型更小、螺旋槳驅動的 V-BAT 無人駕駛無人機研制,于 2025 年 10 月 22 日在華盛頓特區向一眾軍事領導人、當選官員和行業合作伙伴揭曉。對公司而言,這代表著其業務向更大尺寸飛機的擴展 —— 具體來說,是第五類無人機,這是最重的一類,重量超過 1320 磅(599 公斤)。
![]()
X-BAT 被構想為一款作戰型垂直起降無人機,能夠在通信受干擾并遭受其他電子戰措施影響的對抗空域中飛行。此外,其垂直起降能力使其無需依賴跑道即可運作。同時,其超過 2,000 海里(3,704 公里/2,300 英里)的長航程使其對后勤補給線的依賴度降低,非常適合在偏遠地區、島嶼和艦船甲板上使用。
X-BAT 的體積并不十分龐大,其曲折的風箏翼展僅為 39 英尺(12 米),機身長 26 英尺(8 米) —— 公司聲稱,當其垂直停放時,所占面積比三架傳統戰斗機還要小。不過請注意,這一點因其發射與回收運輸車的尺寸而有所抵消。
![]()
Shield AI 的專有人工智能"蜂群思維"軟件是 X-BAT 的核心,使其能夠執行復雜的戰術機動,與有人駕駛戰斗機協同,并與其他無人機自主協作,甚至在無線電通信和 GPS 不可用時也能照常進行。
X-BAT 的動力裝置被描述為一臺 F-16 使用的發動機。這意味著,如果它配備加力燃燒室,并且機身與控制系統兼容,其速度可能達到 1.2 馬赫 —— 這對于CCA來說是非常快的。該機的輪廓線條和機翼幾何形狀顯示出對隱身性能的高度重視。為了盡可能降低雷達信號特征,它設有內部武器艙,不過,如果 X-BAT 處于"野獸模式",也設有外掛點以便在機身外部搭載武器。
Shield AI 表示,X-BAT 已研發了 18 個月,其首次垂直起降飛行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進行,預計在 2028 年部署。
![]()
"X-BAT 是空中力量的一場革命,因為它融合了四個特性 —— 垂直起降、航程、多任務能力和自主性,"Shield AI 飛機業務高級副總裁阿莫爾·哈里斯表示。"垂直起降加長航程解決了地面生存能力和對加油機的依賴問題。多任務能力隨著威脅演變提供了關鍵的靈活性,因為沒有任何計劃能在與敵首次接觸后仍原封不動。X-BAT 能夠獨立自主運作或協同作戰,使其能在其他裝備不在場時投送力量,并簡化殺傷鏈。"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