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3日,楊瀚森迎來NBA常規賽首秀,開拓者主場114-118不敵森林狼。這場比賽楊瀚森只打了5分16秒,靠罰球拿到2分1籃板,看得出來他還沒融入球隊的戰術體系。從5月赴美特訓到現在,經歷了選秀、夏聯、季前賽,小楊的NBA生涯算是正式開張了,數據被納入歷史統計,中國籃球又翻開新的一頁。
![]()
首節7分13秒楊瀚森替補登場,比盧普斯的安排算是用了心。讓他對位麥克丹尼爾斯這種定點射手,避免他跑太遠的距離去撲防,也不用一直跟森林狼的肌肉內線硬碰硬。這個安排挺合理,但小楊作為菜鳥,還沒找到實戰節奏就很難完全執行戰術。
攻防兩端折返跑的時候,楊瀚森拿不到球權,防守站位也顯得生疏。對手一個簡單的掩護換人,他就跟丟了對位者,隨后還被吹了防守三秒。不過進攻端他倒是有亮點,兩次上提掩護質量特別高,把人擋得瓷實,隊友阿夫迪亞和韋斯利攻筐都挺輕松。
次節7分56秒,楊瀚森主動攻擊蘭德爾造成犯規,站上罰球線兩罰全中,打開了NBA生涯得分賬戶。這個手感還挺柔和,心理素質也過關。但交學費的時刻也來了,他用腳步單挑戈貝爾被四屆DPOY直接封蓋,防守端又被麥克丹尼爾斯隔扣。麥丹中路接球全速沖到籃下,小楊雖然站到了補防位置,但人家彈跳太炸裂,硬是隔著他把球砸進籃筐。
![]()
開拓者這賽季的戰術理念跟楊瀚森的特點有點不搭。從季前賽開始球隊就在提速,強調防守輪轉的速率,這種打法下別說楊瀚森上不了場,連首發中鋒克林根的機會都不多。次節陣容銜接段,比盧普斯直接排出五小陣容,霍樂迪、卡馬拉、塞布爾三個最佳防守陣容球員,配上格蘭特這種能得分能防的3D。顯然主帥是想學雷霆和火箭那套成長路線,以防守為先建隊。
隊里沒有真正的超巨,比盧普斯也會模仿步行者打平民陣容,盡可能拉長輪換。這個背景下,楊瀚森雖然能上場,但沒法像季前賽那樣獲得更長更整塊的表現時間。他的機會轉瞬即逝,錯過一次不知道下次接球、下次登場是什么時候。下半場比賽打得膠著,小楊就再沒登場過。
![]()
回看中國球員的NBA首秀,2001年王治郅8分鐘拿6分3板,2002年巴特爾只有3板1助攻1搶斷,姚明一分未得還送出2失誤3犯規,2007年易建聯首秀9分3板1搶斷2帽已經是最佳數據了。孫悅和周琦的首演也都貢獻寥寥,楊瀚森2分1板的數據放在這個序列里其實不算差。
新秀賽季很難獲得多少球權,楊瀚森需要從防守和無球做起。他的籃球智商、策應能力、技術全面性都是優勢,但身體對抗、橫向移動、犯規控制這些短板需要時間補足。開拓者現在是重建期青年軍,給年輕人的成長空間還算寬松,關鍵看小楊自己能不能把握住零碎的出場機會。
![]()
NBA不是一夜成名的舞臺,適應這個聯盟本來就是個漫長過程。楊瀚森的首秀談不上驚艷,但也沒掉鏈子,至少沒讓人看到那種游離在比賽之外的不知所措。接下來怎么在有限時間里證明自己,怎么在比盧普斯的防守體系里找到位置,這才是他真正要面對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