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聯儲作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 “操盤手”,其每一個決策都備受矚目。而近期,一則關于美聯儲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關鍵時刻,美聯儲突遭 “斷供”。薪資服務機構 ADP Research 停止向其提供涵蓋美國約 20% 私營部門勞動力的就業數據,這一事件在本就因政府停擺而數據匱乏的背景下,顯得尤為引人注目,也給美聯儲的決策帶來了新的挑戰。
數據 “斷供”,美聯儲陷入信息盲區
美東時間 10 月 22 日,據知名財經記者 Nick Timiraos 報道,ADP Research 自 8 月 28 日起便停止向美聯儲提供相關就業數據。ADP 向來以免費提供匯總行政數據作為公共服務,此次 “斷供” 原因尚不明確,雖稱在積極與美聯儲合作改進流程,但目前數據仍未恢復。
這一 “斷供” 對美聯儲而言可謂雪上加霜。由于美國政府停擺,聯邦統計機構已暫停大部分經濟數據的發布,ADP 數據的中斷,進一步削弱了美聯儲對就業市場的實時把握。美聯儲的數據框架依賴官方數據、第三方民調及內部模型,而 ADP 數據在其中占據重要位置。美聯儲理事沃勒曾引用該數據,2023 年的政策會議紀要也提及對 ADP 數據的分析。如今數據缺失,使得美聯儲在 10 月 28 - 29 日議息會議前夕,面臨更大的信息盲區,決策難度顯著增加。
就業市場與通脹博弈,決策難題凸顯
當前,美國經濟面臨著復雜的局面。勞動力市場明顯走弱,這從一些零星的非官方數據和市場現象中可窺見一斑。然而,核心通脹壓力卻仍未完全消退,這讓美聯儲陷入了兩難境地。
以往,美聯儲可以憑借豐富的數據來綜合判斷經濟形勢,制定合理的貨幣政策。但現在,官方數據因政府停擺 “難產”,ADP 數據又突然中斷。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撐,美聯儲難以精準衡量就業市場的疲軟程度以及通脹的走勢,這使得其在決定是否降息、降多少息時,猶如 “盲人摸象”,充滿了不確定性。
降息預期升溫,市場觀點不一
盡管數據缺失,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卻持續升溫。路透社的經濟學家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 10 月降息 25 個基點,并在 12 月再次降息。CME “美聯儲觀察” 也顯示,10 月降息 25 個基點的概率高達 96.7%。
有觀點認為,勞動力市場的下行風險是促使美聯儲降息的關鍵因素。MacroPolicy Perspectives 創始人 Julia Coronado 表示,降息已 “板上釘釘”,勞動力市場的現狀難以支撐高利率政策。道明證券策略師則預計,美聯儲不僅會降息,還可能在 10 月會議上宣布停止資產負債表縮減,甚至在 2026 年重新購買國債以注入流動性。
然而,對于明年年底的利率水平,經濟學家們存在嚴重分歧。部分原因在于鮑威爾主席任期即將結束,市場對其繼任者的政策傾向并不明確。而且,76% 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本輪貨幣政策周期結束時,更大風險是利率被壓得過低,這也反映出市場對于美聯儲過度降息可能引發后續問題的擔憂。
獨立性與政策壓力,美聯儲何去何從
數月來,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施壓鮑威爾,要求其大幅降息,這無疑給美聯儲的決策增添了額外壓力。歷史上,美聯儲曾因在總統競選期間降息而被質疑獨立性。如今,若美聯儲在數據缺失、經濟形勢復雜的情況下降息,難免會被外界認為是在為政府政策 “托底”,這將對其獨立性產生沖擊。
德意志銀行高級美國經濟學家布雷特?瑞安指出,與以往任何一屆政府相比,美聯儲失去獨立性的風險都有所上升。如何在滿足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應對經濟形勢變化的同時,維護自身的獨立性,是美聯儲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結語
美聯儲突遭 “斷供” 這一事件,是美國當前復雜經濟和政治局勢的一個縮影。數據缺失讓美聯儲決策面臨更大挑戰,而降息預期升溫與政策壓力又交織在一起。未來,美聯儲能否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決策,能否在維護獨立性的同時應對好經濟難題,不僅關乎美國經濟的走向,也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值得市場各方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