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回到1904年,地點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一位名叫杰克·倫敦的作家,在當?shù)匾患覉笊绨l(fā)表了一篇題為《黃禍》的短文。
在這篇文章里,他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中國人的仇視,甚至提出了一個可怕的設(shè)想——用病毒滅絕中國人。
這個念頭并不是他一時沖動的幻想,而是背后隱藏著當時整個西方社會對中國深刻的敵意和恐懼。
![]()
而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僅僅幾年后,他又在小說里把這個想法寫得更加完整、更加系統(tǒng):通過生物武器,讓一個擁有數(shù)億人口的國家在短時間內(nèi)“消失”,然后由西方列強聯(lián)手瓜分這片“無主之地”。
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可這背后的邏輯、背景、人物,全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直到今天,我們?nèi)阅茉谖鞣侥承┙锹淅铮吹竭@種思維的影子沒有徹底消失。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這場“滅國幻想”,到底是怎么來的?美國人,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
![]()
美國怎么開始排華的?時間是1882年5月6日,這一天,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影響深遠的法律,叫《排華法案》。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專門針對特定族裔的排斥性移民法案。
它規(guī)定華工禁止入境,已經(jīng)在美國的華人不能歸化入籍,不能擁有土地,也不能參與一些行業(yè)的經(jīng)營。說白了,這是一張寫著“你不是人”的國家級通行證。
但問題是,華人到底犯了什么錯?答案讓人哭笑不得。19世紀中期,美國西部大開發(fā),他們需要大量的苦力修鐵路、挖礦、做臟活累活。
![]()
于是,他們從中國大批招工,尤其是在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shè)時期,光是華工就占了近九成。鐵路建好了,經(jīng)濟開始下滑,白人勞工找不到工作了,就把怨氣全撒在了華人身上。
他們說華人“搶飯碗”,說華人“不文明”,說華人“像蝗蟲一樣泛濫”。于是暴力來了。1871年,洛杉磯的華人被白人暴徒活活打死了18人,許多人被吊在街燈桿上。
1885年,懷俄明州的石泉城發(fā)生了屠殺事件,白人持槍掃射華人宿舍,20多人死于非命。這些仇恨被包裝成“國家安全”,再被政客炒作,就變成了法律。
![]()
排華法案一簽,就是六十年。說到這,就不能不提一個詞:黃禍。這個詞的源頭,其實不是美國,而是歐洲。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一個叫諾維科夫的俄國人。
但讓它真正擴散開來的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1895年,德國在中國膠州灣拿到租借地后,威廉二世畫了一幅油畫,叫《黃禍圖》。
畫面里,一個金色佛像模樣的“亞洲人”踩著火焰走出東方,面對著一群瑟瑟發(fā)抖的西方人。下面一行字寫著:“基督的人民,保衛(wèi)你們的家園。”
![]()
這幅畫,不是美術(shù)作品,而是種族恐懼的宣傳品。它的意思很簡單,中國人太多了,中國人太勤奮了,中國人不像白人一樣“文明”,他們會像潮水一樣,淹沒整個西方世界。
這幅畫被印成海報,分發(fā)到歐洲各國,也傳到了美國。政客、媒體、學者開始不斷重復(fù)這個話題,聽著是不是有點熟?一百多年后,有些人不還在喊“中國威脅論”嗎?
說回杰克·倫敦。這位作家出生于1876年,是美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寫過《野性的呼喚》《白牙》等名作,甚至一度被中國中學課本選用,形象一直很“正面”。
![]()
但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堅定的種族主義者,黃禍論的鼓吹者。1904年,他在一篇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短文,題目就叫《黃禍》。
在文中,他描繪了一幅未來圖景,中國人像螞蟻一樣占據(jù)全球,西方文明岌岌可危。他說:“中國人是無法同化的,他們不屬于西方的文明體系。”
四年后,他寫了一篇小說,叫《空前絕后的入侵》。故事設(shè)定在1976年,中國人口突破十億,資源枯竭,開始向西擴張,先打日本,再吞法國,最后準備進攻美國。
![]()
美國怎么辦?小說里的主角,一個叫拉寧戴爾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方案,派飛艇飛到中國上空,投放病毒試管,讓一種致命瘟疫在中國爆發(fā)。
然后,中國人開始大規(guī)模死亡,城市變成鬼城,尸體堆滿街道。北京一個城市,死亡人數(shù)就超過一千一百萬。
最后,中國滅絕,世界列強開會決定怎么瓜分這片“新世界”。聽起來太瘋狂?但這篇小說,在當時美國的銷量極高,還被一些媒體推薦為“未來預(yù)言”。
![]()
杰克·倫敦的小說不是隨便寫寫,他是當時美國社會主流思想的一個縮影。在那個時代,社會達爾文主義大行其道。什么意思?簡單說就是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白人是“進化的巔峰”,其他種族都是“劣等人類”。而中國人,在他們眼里,是“最麻煩的劣等人類”。因為中國人太多,而且太耐苦、太能干、太難被“同化”。
這讓西方人感到害怕。于是,他們就開始想象,要是中國人不存在了,世界是不是更“干凈”?你還記得日本731部隊嗎?在中國東北,他們用活人做病毒實驗,制造瘟疫,投放跳蚤,造成大規(guī)模死亡。
![]()
你以為這是日本人的發(fā)明?不,他們只是把杰克·倫敦的小說,變成了現(xiàn)實。說到底,這一切的根源,都是西方對中國的恐懼。
他們怕中國人太能干,怕中國人不聽話,更怕中國人崛起后,不再低頭。所以,從排華法案,到“黃禍論”,再到細菌滅絕的幻想,他們想象的不是一個平等共處的世界,而是一個只有白人說了算的世界。
《排華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廢除,那一年,美國為了拉攏中國抗日,才“象征性”地承認這是“歷史錯誤”。但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后,美國一些政客又開始炒作“中國病毒”,又開始攻擊亞裔,甚至公開說“這是中國人的報應(yīng)”。邏輯變了嗎?也沒有。
一百多年前,他們幻想用病毒滅絕中國人。今天,他們幻想用“話語戰(zhàn)”“科技脫鉤”“供應(yīng)鏈圍堵”來困住中國。手段變了,內(nèi)核沒變。
但這一次,他們注定不會得逞。因為今天的中國,已經(jīng)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中國。我們早就站起來了,也早就學會了如何反制每一個不懷好意的“幻想”。
信息來源:《黃禍》作者杰克·倫敦作品曾被收進教科書 中國新聞網(wǎng) 2013年08月05日 11:05 來源:光明日報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