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時節,桐城市龍眠河畔,人們臨水觀景,盡顯和諧。作為安慶市唯一的國家級幸福河湖整治項目,龍眠河整治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等待國家驗收。
龍眠河,全長45公里,平均河寬50至80米,整治河段18公里。2024年4月入選國家級幸福河湖建設項目,獲中央補助資金7000余萬元,成為安慶市首個進入“國家隊”的幸福河湖。
龍眠河幸福河湖項目,總投資超1.13億元,2024年9月開工。桐城市圍繞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五大方面,對龍眠河開展系統性治理。目前,建成段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日均吸引客流量數千人;親水步道、濱水棧道,讓市民漫步閑談、臨水觀景,盡顯人水和諧。
聚焦項目,桐城市深挖山水文化寶藏,對歷史遺跡開展生態修復,同步修建蜿蜒舒展的生態廊道。如今,龍眠山清泉潺潺、松濤陣陣,昔日文人雅士的隱逸之地正成為市民日常休憩的詩意空間,實現自然之美與文化之韻的交融。
圍繞“一河清流潤萬家”愿景,該市推進龍眠河系統性治理,完成境主廟水庫至彩虹橋2公里的河道修復、同安路橋到南環橋3.5公里的岸坡生態化改造,恢復黃燕村等山區河段,筑牢防洪“銅墻鐵壁”;完成主城區截污納管全覆蓋,建設12座生態保水溢流堰壩,改造雨水排口、建設人工濕地;布設水位、流量、水質監測站,結合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河,構建“天-空-地”立體監管網;建設親水步道、濱水棧道,增設河道照明,讓市民漫步閑談、臨水觀景。
該市還將六尺巷、桐城文廟等文化元素注入龍眠河整治,挖掘“桐城派”、古代治水佳話等故事,在河道沿岸設文化展示區,用“水旅融合”激活古老文化,讓市民“走河畔、讀歷史”,使龍眠河成為“流淌文明密碼的精神家園”。
如今,龍眠河已實現多重蛻變。生態上,水質穩步提升,生態岸線占比大幅提高,成為“城市綠肺”;文化上,千年文脈“活”起來,“文都龍眠”品牌更鮮明;民生上,“家門口的詩意”觸手可及,市民幸福感顯著提升;經濟上,沿線農文旅融合蓬勃發展,生態紅利惠及萬千家庭,為桐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水動力”。(全媒體記者 沈永亮 通訊員 韓志虎)
▌來源:安慶新聞網
▌責編:木子 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