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穿透安順古城的青瓦,“咖啡郵局·遇見安旅”的綠色招牌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推開門,郵筒、郵票與明信片的郵政元素撲面而來,與古城的古樸氣質撞個滿懷,現磨咖啡的醇厚香氣纏繞著淡淡的油墨味,幾位游客正舉著相機,定格這份獨特的時光交融圖景。如今,這樣的咖啡場景在西秀區隨處可見,一縷縷醇香正成為解鎖當地文旅融合的新密碼。
![]()
“三年前,整個西秀區能叫得出名字的咖啡館不超過5家,而且大多集中在寫字樓附近。”“咖啡郵局·遇見安旅”店負責人回憶,最初開店時,來消費的多是年輕人和外地游客,本地市民對咖啡的接受度并不高。為了貼合本地口味,他們反復調試配方,不斷推出新的咖啡口味和飲品,以滿足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明信片、信封等文創產品,咖啡郵局還提供郵寄服務,游客可以將自己定制的文創產品寄給遠方的朋友或家人,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安順的美景和郵政文化的魅力。
如今,漫步西秀區的街頭巷尾,咖啡館已成為一道隨處可見的風景。從顧府街的文藝小店到萬象城的連鎖品牌,從舊州古鎮的非遺主題咖啡館到鄉村旅游點的田園咖啡屋,30余家風格各異的咖啡館遍布城鄉,將咖啡香注入了小城的肌理。
![]()
現在的咖啡館,早已不是單純賣咖啡的地方。在“古月小院”咖啡館內,負責人正忙著給客人打包咖啡伴手禮。這家開在舊州古鎮石板路旁的小店,將屯堡地戲面具、蠟染紋樣融入裝修,墻上掛著的手工蠟染桌布與木質桌椅相得益彰。“旺季時每天能賣出200多杯,很多游客特意來打卡拍照,還會帶走我們定制的蠟染咖啡杯套裝。”負責人笑著說,今年國慶期間,店鋪日均營收超8000元,還帶動周邊3戶村民銷售自家種植的水果和土特產。
舊州鎮副鎮長吳小珮表示,古鎮以咖啡業態為切入點,打造“上午游古鎮、下午品咖啡、晚上看地戲”的沉浸式旅游線路,同時聯動周邊的浪塘村、邢江河濕地公園,推出“咖啡+鄉村研學”“咖啡+戶外露營”等產品,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45%。
![]()
鄉村的咖啡香,更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經開區幺鋪鎮牛蹄關村的“ntg coffee”,由舊民居改造而成,保留了60%的木梁、石墻等原始風貌。“我們用本地桑葉開發了面包和桃酥,刺梨冰美式更是爆款。”咖啡師陳棟介紹,店內的特色產品不僅帶來多元味覺體驗,更串聯起本地農業產業鏈。如今,這家“村咖”已聯動山骨博物館、蠟染體驗館等項目,提供40余個就業崗位,每逢節日還會舉辦文藝活動,讓鄉村既有煙火氣,更有文化味。
咖啡業態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的精準扶持。記者從市政務服務中心獲悉,為優化營商環境,將咖啡館開辦審批流程壓縮至2個工作日,同時,相關部門還組織創業者赴昆明、成都等地考察學習。
“下一步,我們將打造區域公共品牌,舉辦咖啡文化節,推動咖啡業態與屯堡文化、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市文體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夕陽下,古城的咖啡館依舊燈火通明。游客們在窗邊低語,手中的咖啡氤氳出裊裊熱氣,與遠處的屯堡剪影構成一幅溫馨的畫面。這縷彌漫在街巷鄉野的咖啡香,不僅喚醒了小城的煙火氣,更激活了文旅融合的新動能。
安順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