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組織部公布第三批省級黨建聯建典型案例名單,柯橋區“醬富安昌”興村共富鏈黨建聯建、“菌粱緣”共富工坊兩大案例成功入選。這是柯橋區以黨建為引領,深化興村共富鏈建設的生動實踐,更是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群眾增收實效的有力證明。
“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建強全域推進‘組織鏈’,切實把每條農業產業鏈都迭代升級為群眾可感可及的興村共富鏈。”柯橋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去年以來,柯橋區以“千萬工程”為指引,錨定全市“揭榜掛帥”項目目標,立足農業農村發展實際,持續深化黨建聯建機制,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
在安昌街道,“醬富安昌”黨建聯建讓百年醬香飄出“共富味”。為破解醬制品傳統產業分散經營的難題,街道以鏈上黨建為抓手,聯動行業協會與6家重點企業黨組織,構建起“醬富安昌”黨建聯建工作機制。如今,共富工坊展銷中心已建成投用,仁昌醬園、安華等5個共富工坊落地生根,強村富民基金同步設立,“訂單到坊、利益到戶”的分配模式讓農戶從“單點獲利”轉向“鏈條增收”。數據顯示,該聯建項目已帶動350余人就業,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村集體年增收達150萬元。
![]()
湖塘街道的“菌粱緣”共富工坊,則走出了“黨建聯建+多元業態”的共富新路。興華村聯合周邊4個村,與瑞豐銀行、中國人保等9家單位黨組織攜手,打造集農業產銷、菌菇采摘、研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工坊。不僅如此,通過黨建聯建橋梁,工坊還與省農科院共建示范基地、與酒企簽訂長期訂單,構建起“種質培育—精深加工—市場銷售”全產業鏈。截至目前,工坊已提供就業崗位60余個,年接待游客1.8萬人次,幫助46戶農戶實現穩定增收,戶均年增收超3000元。
為推動黨建聯建常態化、產業鏈發展規模化,柯橋區還出臺《柯橋區深化黨建聯建機制打造興村共富鏈工作方案》《農業全產業鏈政策工具包》,為每條產業鏈量身定制“一鏈一策”強鏈方案。目前,全區重點打造的蘭花等6條精品產業鏈及“一桌土菜”等特色產業鏈中,茶葉、香榧、蘭花、醬制品等9條產業鏈已發展成熟,累計吸納農民就業超1.2萬人,帶動村集體增收超6000萬元,實現“農民增收、集體增富、企業增效、產業增值”的多方共贏。
柯橋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王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