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經濟形勢較為嚴峻,大家都期望能到體制內發展,擁有一份穩定而又體面的工作。
從最近兩年情況來看,有部分畢業生卻拒絕國家的工作安排,放棄編制工作。這種現象在國家公費師范生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公費師范生畢業即能擁有教師編制,落實工作崗位和單位,這樣理想的安排獲得全國大量家長的喜歡,所以每年都有家長督促高分學生報考高校的公費師范生。
如今廣東、甘肅以及河南等省份都陸續出現公費師范生違約的情況。以往教育部門都是要求違約的公費師范生補齊大學期間的學費即可。
但是2025年河南省對公費師范生的處罰,似乎比其他省份要更加嚴重,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將來的發展,家長也是欲哭無淚。
![]()
事件背景:河南兩名公費師范生違約
根據河南省汝州市教育體育局發布的通報,對兩名不履行服務期限約定的河南省汝州市公費定向培養教師,進行嚴肅處理。
依據《河南省師范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及定向培養協議相關條款核算,兩名公費師范生均需補齊大學期間的學費5.1萬元。
相比廣東省公費師范生的違約,需要補齊將近9萬元的違約金,河南兩名違約的公費師范生均只需繳納5.1萬元,相對來說還是非常輕。
![]()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教育部門本次除了對違約的公費師范生進行經濟責任方面的處理外,還特別進行檔案記錄處理,這一點是領先于其他省份。
根據該份通知的處理結果,兩名同志的違約事實及本次處理材料,同步記入其個人人事檔案。汝州市教育體育局更是為二人建立專項違約檔案。
這樣意味著兩名違約的公費師范生個人檔案里面都會有違約記錄,將來很難再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編制,也就是和體制內已經無緣。
![]()
經濟和個人檔案的雙重處罰,確實對其他公費師范生會起到較好的警示作用。沒有契約精神,浪費國家的培養資源,受到這樣的懲罰,也是理所當然。
這兩位學生選擇撕毀協約,或許早已做好準備。比如部分違約的公費師范生會出國留學,也有部分學生會轉行做教培或者其他工作。
從各地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部分公費師范生選擇違約,并且愿意繳納違約金,實則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對政策認知出現偏差。高考填報志愿時,學生填報公費師范生,基本都是以父母主導為主,父母認為體制內有編制穩定,沒有經濟基礎的學生只能服從。
但是到大學學習后,部分學生對于師范專業逐漸產生抵觸情緒,認為該專業并不適合自己。想到將來還要到偏遠的鄉鎮或農村任教,工作環境艱辛,而且交通不便,所以很難接受。
二、理想和現實的強烈反差。許多公費師范生在校期間需要實習,往往都是前往一線和二線大城市的學校,在實習期間感受到大城市學校的各種福利待遇和良好的氛圍。
但想到畢業要到落后農村任教,工資待遇極低,將來發展也有限,且遠離繁華的都市,這種心理的落差,使得很多剛畢業的學生都無法接受,所以部分學生寧愿放棄編制,支付高昂的違約金,以換取更好的發展機會和自由。
![]()
通過以上兩點原因分析,當前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利己主義者,所以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所以在繁華的城市和偏僻的鄉村學校之間,可能就會選擇前者,這就是人性。
公費師范生培養機制,有待優化
公費師范生都是按崗按需進行培養,如果部分公費師范生出現違約,則意味著當地部分學校沒有新增教師,教師補充計劃將會被打破。
即使如今各方教育部門都加大對違約公費師范生的處罰,但是造成的名額浪費和資源浪費,已經很難彌補。
因此,教育部門應該要逐步改善公費師范生的培養機制。首先,在招生階段就要加強政策宣傳,讓學生通過實地體驗的方式,看清楚將來工作的環境和職責,再決定是否報考。
其次,要提高公費師范生的招生比例,保持必要的彈性空間。比如對于部分有重大疾病、職業適配性不足等特殊因素的學生,可以根據程序進行適當退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