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圓方的第1329篇原創(chuàng)
(點擊標題下方小耳機標志可收聽音頻
01
一切國有資源盡可能資產化
一切國有資產盡可能證券化
一切國有資金盡可能杠桿化
這兩天,來自于湖北省省長10月16日于武漢市調研國有“三資”管理改革時
在推進會上說的這三句話,在中國投資圈刷屏了。
許多聲音都在問
是不是又一輪大放水要來了?
是不是資產價格要漲了?
是不是熱錢又要躁動起起來了?
怎么說呢,這種猜測對也不對。
說對,可能是其猜中了結果,說不對,是因為可能猜錯了原因。
實際上,這三句話并不“新”。
2023年3月,時任湖南省常務副省長時的這位領導,就已經(jīng)系統(tǒng)地提出了這套“三個盡可能”的改革邏輯。
![]()
而且,深入去看具體的的實施策略
聚焦“土地、礦產、林業(yè)、水利、能源、數(shù)據(jù)”六類國有資源
“實物、債權、股權、特許經(jīng)營權、未來收益權”五類國有資產
以及“閑置和低效”兩類國有資金
更加科學運用“能用則用、不用則售、不售則租、能融則融”四種方式,
上面的這些提法,其實也和2023年3月的提法,完全保持一致。
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三資改革”的“刷屏”,是一種“風向”的轉變,一種“態(tài)勢”的更迭。
但是我們同時也可以思考兩個問題:
一,秉承“三資改革”理念的這位領導,能跨省履新,并完成了從Lv.8-Lv.9的關鍵的“一躍”,
(分級體系參見)
是否說明其改革理念,是受到到zy層面認可,并得到支持的?
二,為什么是今天,是在四中全會召開的關鍵時期,這三句其實已經(jīng)提出了兩年多的“改革理念”,全面刷屏,被推送到公眾的視野中?
02
首先圓方覺得,大家要明白“三資改革”到底是因,還是果。
很多人都會覺得,如果三資改革完成落地,那么我們可能會迎來新的一輪的放水,以及全社會的投資預期的改變。
實際上并不是,三資改革的本質是要去化解在上一輪大放水(疫情期間投資)后,所帶來的“問題”。
疫情期間,為了保障在內循環(huán)的時候,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依然不失速,我們對于農村以及二三四線城市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
客觀上這些投資也在當時保障了我國的穩(wěn)定跟發(fā)展。
不過,代價呢?
在當時,這些過量的基建投資并沒有被有效用于民生建設,其對于經(jīng)濟長期增長的刺激效果已經(jīng)十分微弱。
并且每個地區(qū)為了盡可能爭取到基建預算,大量的無效建造項目被提出與實施(比如水司樓)。
這些投資建設在當時的確拉動了就業(yè),和改善了當?shù)氐慕?jīng)濟。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巨量的基建投資與海量民間資本浪潮之上的,其中很多崗位都是通過人為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旦投資停止這些崗位就會迅速消亡。
而這個投資的狂熱,在2023年被徹底按下暫停鍵。
我們緊接著就看到,在巨大的債務壓力下,別說是繼續(xù)承擔各類基礎設施的運營費用,很多縣區(qū)(甚至部分地市)甚至喪失了基本的償債能力。
而這,才是下大力度推動“三資改革”的原因。
03
那“三資改革”的效果怎么樣呢?
在一篇題為《活用“家底”增動能——湖南財政全力推進國有“三資”盤活改革成效綜述》的文章中是這么介紹的:
一年來,全省“三資”盤活總收益達1500億元,其中上繳國庫的財政收入超500億元。
去年,該市(岳陽)通過回收資金、處置資產、運作資源等,盤活“三資”總量近400億元,形成財政收入超200億元。
這500億的財政收入多么?看數(shù)字當然不少,不過我們要看大盤子。
2023,湖南省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收入為3360.5億元。而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支出為9581.1億元。
其中中間的差額,主要是靠5072.7億元的中央轉移支付,以及爭取了1730億元的新增政府債券額度。
那么,整個湖南三資改革的潛力就只有500億么?當然不是。
比如岳陽,根據(jù)2024年的數(shù)據(jù),岳陽市的GDP占湖南省GDP的比例約為 9.63%。
如果岳陽的“改革潛力”有200億,那么湖南的潛力應該不少于2000億。而且,做為剛剛開始“試點”的城市,想來潛力還沒有被充分挖掘。
那是什么阻礙了“三資改革”的潛力呢?
其實很多時候,也只是一個理念罷了。
04
最后,講一個歷史小故事吧。
1977年11月中旬,鄧小平到廣州視察。
11月17日,他聽取廣東省委負責人匯報,當聽說有些地方規(guī)定養(yǎng)三只鴨子就是社會主義、養(yǎng)五只鴨子就是資本主義時,引起了他的深思。
他明確指出這是錯誤的,是形式主義。由此他感覺到:
“看來最大的問題是政策問題。政策對不對頭,是個關鍵。”
在這次視察中鄧小平感覺到,人們思想中還有很多“左”的束縛,還有很多條條框框,實踐中不敢邁開步子,甚至很多已經(jīng)被證明是錯誤的做法也不敢去改變。
兩個多月后,他在成都視察時再次提到“養(yǎng)五只鴨子就是資本主義”的事例。
鄧小平的這“鴨子的故事”在他所到之地點燃了改革開放的思想火花。
然而就當時全國來說,思想上還有很多“禁區(qū)”,廣大干部群眾還有很多顧慮,不敢打破條條框框。時局的真正轉變,期待著新的歷史契機。
后面的故事,想來大家都知道了。
明天,重要的會議就要結束了,不知道在這次會議之后,歷史的車輪,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轉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