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2020年10月,字節跳動高調推出獨立教育品牌「大力教育」,將旗下清北網校、GOGOKID等所有教育業務納入其中,還喊出“幫助每個人發現并激發潛能”的使命,試圖以互聯網巨頭的流量與資本優勢,在教育領域掀起變革。
彼時的大力教育,帶著“三年不盈利也要深耕”的決心、“打造完整學習系統”的野心,一度成為教育科技賽道的焦點。
如今五年過去,行業格局幾經洗牌,再回頭看當年那些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既能窺見互聯網企業入局教育的初心與野望,也能發現理想與現實碰撞的裂痕。
主筆/ 佳佳
文章架構師/ 拓拔野
出品/ 桃李財經
01
那些年,大力教育說過的“豪言壯語”
01.“教育是孕育‘奇跡’的地方,我們要‘大力出奇跡’”
這是大力教育CEO陳林在品牌發布會上對「大力」二字的解讀。
![]()
2020年,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明確將教育列為重點關注的新業務,投入重金組建團隊,甚至把員工發展部門的職業培訓職能也并入大力教育。當時的背景是,在線教育正值風口,疫情推動用戶需求爆發,字節跳動希望憑借抖音的流量底盤和算法優勢,在教育領域復制互聯網產品的成功,“大力出奇跡”的口號,既是對教育價值的期許,也暗含著快速搶占市場的信心。
02. “三年計劃書都是不盈利的,甚至會做更長時間”
面對外界對盈利的質疑,陳林直接亮出長期主義態度:“資金投入上,未來三年,我們每一年都是巨額的投入,甚至到第三年,我們都沒有盈利預期。我們會持續大力度、大投入、長期不間斷地在教育領域進行創新”。
![]()
彼時大力教育剛推出首款硬件大力智能作業燈,定價799元,業內普遍認為利潤微薄。團隊負責人陽陸育也坦言“硬件不盈利在預期內”,計劃以硬件為載體,通過后續服務賺錢。
03. “給孩子提供一個完整的學習系統,賦能教育行業所有參與者”
陳林在規劃未來時,多次強調完整系統的目標。當時大力教育已覆蓋Pre-K到成人教育全年齡段,既有瓜瓜龍啟蒙等學齡段產品,也有開言英語、學浪等成人教育平臺,還布局了極課大數據等教育信息化業務。
背后的邏輯是,字節跳動想憑借多產品線聯動,打造智能學習+硬件+終身教育的生態閉環,既服務C端用戶,也為學校、機構等B端參與者提供解決方案,試圖構建差異化競爭壁壘。
![]()
04. “200萬年薪招清華北大名師,教研團隊超千人”
2021年前后,在線教育行業陷入搶人大戰,好未來、猿輔導等紛紛加碼師資建設。為證明對教育質量的重視,大力教育拋出高薪攬才計劃。
此舉一方面是為了彌補自身在傳統教育領域的經驗短板,用名校名師背書提升家長信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快速搭建教研團隊,支撐多學科、多學段課程的開發,跟上業務擴張的速度。
05. “不僅不裁員,還要4個月內招聘一萬人,員工規模將超兩萬”
2021年6月,在在線教育行業已現裁員苗頭時,大力教育CEO陳林公開釋放這一信號,與當時行業收縮形成鮮明對比。
彼時大力教育員工數量已突破一萬,計劃新增的崗位覆蓋教研教學、研發、運營等全鏈條。背后邏輯是,字節判斷教育行業的長期價值未變,試圖借行業調整期“抄底”優質人才,同時通過團隊擴張加速推進學齡、硬件、成人教育等多線業務,搶占對手收縮留下的市場空間。
06. “今日的別離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2021年8月5日,一張落款為大力教育管理團隊的圖片在行業內流傳,“今日的別離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確認裁員信息。
![]()
這句“別離”既是對離職員工的安撫,也暗含業務收縮的無奈,成為互聯網教育企業應對行業劇變的縮影。
02
尊重教育本質,比任何豪言壯語更重要
大力教育的興衰軌跡,是互聯網思維與傳統行業碰撞的典型樣本。
互聯網巨頭進軍教育行業,往往帶著“降維打擊”的自信。算法推薦、用戶體驗、快速迭代、規模效應——這些在消費互聯網領域屢試不爽的方法論,被理所當然地認為同樣適用于教育領域。
我們必須客觀地承認,大力教育所帶來的沖擊波中,蘊含著積極的革新力量。其基于字節技術底蘊所打磨的產品,在用戶體驗、交互設計和內容呈現上,確實為傳統教育產品樹立了新的標桿。其對技術的極致運用,如在AI輔學工具、自適應學習路徑上的探索,以及在產品細節上的精益求精,都一度逼迫整個行業重新思考好產品的定義。
然而,教育行業的特殊性被嚴重低估了。當互聯網的“快”與教育的“慢”正面相撞,矛盾便不可調和。
教育本質上是“農業”而非“工業”,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顯然,在大力教育的商業邏輯里,教育成了“一個算法捕獲另一群用戶,一條廣告轉化另一批付費”。互聯網模式擅長解決的是信息分發的效率和規模,而教育解決的,是“人”的全面成長與發展。
孩子眼中求知的火焰、師生之間真摯的情誼、祖國花朵健全人格的塑造,都需要在漫長的時間維度里靜待花開,這是一個涉及靈魂、情感與長期主義的復雜過程,它無法被完全數據化,更難以通過規模的急速擴張來保證質量。
因此,大力教育的挫折,并非單純政策帶來的打擊,而是互聯網資本邏輯在教育領域的失靈。
尊重教育固有的規律,保持對教學本身的敬畏,或許比任何豪言壯語都更加重要。
? 「桃李財經」用心出品
桃李年終策劃
桃李實驗室
桃李商觀 · 產業觀察
AI教育 · 產業觀察
教育營銷 · 產業觀察
「桃李財經」——打造教培圈最火的社群矩陣。目前已組建45個精準社群,匯聚15000位教育行業創始人、投資人、從業者,全部100%實名制。請加桃李財經運營合伙人@木陽 微信,實名驗證后一起進群交流學習。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