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10月17日),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特別會議在倫敦落下帷幕,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影響下,原定審議通過的凈零框架最終未能達成共識,全球海運碳稅決議將推遲一年。
據一位權威分析師稱,此舉為價值百億美元的新造船投資蒙上陰影。此次表決使得航運業錯失了成為首個實施全球綠色碳稅機制的機會,業內也產生了巨大分歧。既有因提案失敗而歡呼者,亦有對由此產生的額外不確定性憂心忡忡者。
![]()
圖源:IMO
船東或調整戰略
美國投資銀行杰富瑞分析師Omar Nokta表示,雖然當前行業已為手持訂單中的替代燃料發動機投入約100億美元預算,但受近期事件影響,船東很可能重新評估這些計劃。“我們預計許多企業將把‘雙燃料’配置方案從‘具備使用能力’調整為‘預留改裝空間’,以降低資本支出。盡管直接取消發動機訂單難度較大,但對于現有訂單(尤其是那些手握大額訂單、具備與發動機供應商重新談判籌碼和合作基礎的企業)很可能會啟動重新協商。”
他指出,未來推進系統的不確定性,已成為業內諸多企業暫緩訂購新船的關鍵原因。他進一步表示,也有部分企業寄望于配套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能提升替代燃料的普及度,從而為甲醇或氨動力船舶提供充分依據。
根據杰富瑞數據,雙燃料與替代推進系統船舶目前占全球新造船訂單總量的41%。Nokta指出,本次決議已對凈零目標構成挑戰。他強調,“許多企業一直將IMO法規作為是否訂造新船的關鍵依據。”
![]()
圖源:WinGD
Nokta表示,IMO此次議而不決,預計將導致大量新造船訂單及現有手持訂單重新轉向傳統燃料發動機。對于計劃于2027年及之后交付的新船,可能出現雙燃料發動機訂單的取消潮。據他測算,配置“未來燃料適用”系統的船舶成本將增加1000萬至1500萬美元,而僅作“改裝預留”設計的船舶僅需額外投入50萬美元。
他總結道:“若要說IMO議程受阻帶來什么積極影響,那或許是航運成本有望因此下降。”
碳稅延期引發兩極反應
部分班輪公司高層也對此會議結果持負面態度。他們認為,此舉短期內勢必對2050年實現海運凈零排放的目標產生不利影響,但主要集裝箱船企業仍將繼續推進新能源燃料船舶的建造。另有業界高管指出,隨著船舶運營成本持續攀升,碳稅延后實施不僅有利于海運業紓困,也為終極燃料的研發爭取了更多時間。
一家班輪公司高層分析指出,海運碳稅決議推遲一年,不僅意味著法規進程延后,更動搖了行業信心。“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政策已對世界貿易與海運市場造成劇烈沖擊……無人能預料其四年任期結束后政策是否將持續。”他表示,造船政策審慎的航運企業仍將以長遠視角規劃新船燃料選擇。
另一家班輪公司負責造船業務的高層主管則表示,目前IMO僅將會議延期一年,后續發展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他透露,自去年以來,許多船公司在訂造新船時對雙燃料主機的選擇已明顯轉向液化天然氣(LNG),“LNG已是相當成熟的技術路線。”
![]()
圖源:Port of Rotterdam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表示,去年1月EU ETS已涵蓋航運業,開始計算船公司碳排放,航運企業也隨即向托運人收取碳稅附加費。但由于歐洲航線競爭激烈,運價普遍采取全包式低價策略,如今IMO將海運碳稅表決推遲一年,歐盟現行收費政策會否調整尚待觀察。
謝志堅分析,反對征收碳稅的主要是美國、沙特和俄羅斯這三個產油大國,此舉關系其經濟利益。至于特朗普任期結束后事態如何發展,目前仍屬未知。
作為凈零框架的堅定推動者歐盟的一員,也是全球最主要的航運大國之一的希臘在本次投票中選擇了棄權。希臘官員表示:“當前凈零排放框架所依賴的燃料與技術尚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卻對未采用者施加嚴厲懲罰,這將推高行業成本——因為各公司不得不爭搶有限的供應。”
對于希臘在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希臘海運和島嶼政策部部長Vassilis Kikilias表示:“航運業需要的不是懲罰性機制,而是獲得國際普遍認可的統一規則。”他進一步指出,基于能源安全的考慮——這既關乎國際航運業的發展,也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將實施時間推遲一年“勢在必行”。
此外,新加坡、利比里亞等船旗國也反對海運碳稅;日韓等國選擇棄權,均是基于對造船與航運業利益的考量。畢竟碳排放并非僅來自航運業,要求該行業成為首批承擔碳稅的行業“有失公平”。
老船成贏家?
臺船前董事長鄭文隆指出,對船廠而言,海運碳稅若能盡早實施并提高稅率,將加速舊船淘汰,有利于船廠承接新訂單。
然而現實走向卻背道而馳。克拉克森證券最新分析顯示,在IMO推遲航運碳稅表決的決議中,老舊船舶意外成為最大受益者。該行分析師也指出,這項決定導致新造船投資領域錯失重要發展窗口。
分析師團隊進一步說明,即便提案能在明年獲得通過——當前政治環境下此前景已日趨黯淡——最早也需到2029年才能正式落地。他們指出:“全球碳定價機制本可有效推動新造船投資,激勵降速航行,并加速老舊船舶的拆解進程。此次延期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那些擁有傳統燃料老舊船舶的船東,其運營壽命將得以延長。”
他們認為,盡管傳統船型設計重新顯現競爭力,但碳稅決議的擱置可能會延緩新船訂購節奏,并導致新造船價格走軟。“新造船市場動向需重點關注,因其與二手船資產價值緊密關聯。”
眼下各方都將目光投向2026年,靜觀政治風向會否轉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