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1900 字
閱讀完約4分鐘
金融投資報記者 黃凌屹 文/圖
![]()
“我經常陪家人逛商圈,她體力好能連逛一下午,但我找不到能隨意坐下休息的地方。”
近日,成都市民羅勇向金融投資報記者分享了他的困擾。每次逛到途中身心疲憊,羅勇就會去到商圈一樓的奶茶店,點好奶茶坐著等家人逛完下樓,以此“購買”一段短暫的休息時間。
![]()
商圈內常見的共享按摩椅
商圈座椅
多與消費場景綁定
商圈內哪些地方可以坐著休息?金融投資報記者在成都市走訪三利愛琴海、和悅廣場等多個商圈時發現,專門設置的免費公共休息區確實不多,例如共享按摩椅,若直接躺下,約半分鐘就能聽到“請付費使用”的語音提示。
而商圈內可坐的地方,則多與消費場景綁定。比如三利愛琴海、和悅廣場等,一樓開設的咖啡店、奶茶店往往設有室內或戶外座椅,餐飲店外多設有軟包座椅、小板凳供顧客等待就餐時休息;西宸天街商圈內也設置有“主機游戲區”。
其實,這些座位并非“不消費就不能坐”。比如和悅廣場內,金融投資報記者看到,在非就餐時間,一家餐飲店工作人員還問在外閑坐休息的顧客是否需要熱水;西宸天街的“主機游戲區”座位也無人看管,顧客不玩游戲也可在此久坐。
“像餐飲店外面這類座位,不消費,確實不好意思閑坐,怕影響商家做生意。”羅勇說,自己屬于“臉皮薄”的顧客,進奶茶店買奶茶并非為解渴,而是圖一個“安心休息”的座位。
“商圈少見公共休息區”這一現象并不罕見。河北省邢臺市政府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市區主要大型商超中約60%設置了公共休息區,但座椅數量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江西贛州本地媒體也曾報道,當地少數商超存在公共座椅等便民設施配置不足的情況,指出這對老年人、孕婦等群體“不友好”。
需平衡商業效益
與人性化服務
為何多個商圈都存在公共休息區不足這一現象?有商場裝修設計業內人士表示,商圈減少公共休息區既有空間成本的考慮,也是一種運營策略,其目的在于促使顧客在商圈里“動起來”,增加途經店鋪的數量,提升消費概率。
“休息區占地面積大,夏天也容易有顧客在此占座吹空調等。”一位商圈管理人士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不少商圈都將座位改為了需付費使用的按摩椅,有些商場即便設置免費休息區,也可能有意將其安置在相對偏僻的角落。
“作為顧客,我理解商圈本來就是讓大家消費的場所。但如果沒有可以安心坐的地方,那體驗并不算好。”市民祝女士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對于帶娃家長、老年人等確實需要短暫休整的顧客而言,不友好的休息環境可能直接使他們縮短停留時間,甚至“棄逛”。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圈如果過度削減公共休息區,就是將商業效率置于用戶體驗之上,“商圈減少公共休息區是一個短視行為,這對于顧客的消費體驗是很消極的。它造成的效果會讓顧客感覺‘被算計’,而不是‘被服務’。”
這也表明,商圈忽視顧客實際體驗的運營策略,已與希望延長顧客停留時間、多消費的初衷背道而馳。如何平衡商業效益與人性化服務,已成為許多商業項目面臨的共同課題。
舒適的商圈休息區
也可以是“投資”
“商圈設立休息區不是‘空間浪費’,而是提升商業項目競爭力的舉措。”張毅指出,近年來,國內線下商圈受到電商等新消費業態沖擊,客流量減少、營業額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現狀下,商圈更要注重在追求商業價值與提供人性化服務之間找到平衡點,提升顧客的體驗與舒適度。
“一個簡單的讓顧客能夠‘安心坐一下’的休息區,或許正是讓他們愿意‘經常來逛逛’的開始,這是引導顧客消費的機會。”張毅說。
那么,商圈休息區可以朝哪些方向發展?
張毅表示,商圈除了配備基本的座椅外,還可整合免費Wi-Fi、手機充電、直飲水、閱讀長廊等便民服務。好的休息區不僅滿足了顧客的生理休息需求,也豐富了購物體驗的內涵,能夠有效延長顧客自愿停留時間。
可喜的是,并非所有商業主體都認同完全取消公共休息區的做法,一些注重氛圍營造的商業主體和地方政府已開始行動。
如天津永輝超市武清大光明中心店,在改造過程中在休息區設置了直飲水、免費茶飲、微波爐等便民設施,開業首日營業額比之前提高了6倍;前述邢臺市商務局也將鼓勵商超優化空間布局,支持其結合綠化、藝術裝置打造特色休息空間,以提升環境品質與顧客體驗。
![]()

編輯|吉雪嬌
責編|陳雨禾
校檢|袁鋼
審核|何穎
聯系金妹兒:028-86968491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