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寧德時代增長遇到瓶頸的背后,是二線電池企業的奮起直追和車企的“多元化”選擇。
日前,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收1041.86億,同比增長12.9%;凈利潤為185.49億元,同比增長41%;扣非后凈利為164.22億元,同比增長35.47%;當期凈利率19.1%,同比增長4.1個百分點。
![]()
從盈利角度來看,“寧王”的賺錢能力依舊強悍,相當于約每天凈賺2億元。這樣的賺錢速度,讓一眾車企望而興嘆。
畢竟,從賬面來看,寧德時代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幾乎是吉利、上汽、長安三家車企上半年盈利總和,更不提仍有多數車企在“負利”前行。這一數據幾乎給了眾車企一記響亮的耳光。也難怪 2022 年,彼時的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會發出“我現在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的靈魂拷問。
要知道,即便是到了當前,動力電池仍占據新能源整車成本的?35%-40%,在車企瘋狂壓縮成本、價格戰肆虐之下,說是車企為寧德時代打工也確不為過。?
與利潤相悖的營收
但若仔細拆分寧德時代的三季度財報,也會發現其中的“異常”所在。
當我們將凈利潤和營收拆開、對比來看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面是利潤繼續增長,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達到185.5億元,同比增長41.2%,相當于平均每天凈賺2億元;另一面,營收增速遠低于利潤增速:第三季度營收1041.9億元,同比增長12.9%。
對比寧德時代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和利潤,差距更大:營收2830.7億元,同比增速只有9.3%,而歸母凈利潤490.3億元,同比增速達到36.2%。
這意味著,利潤增長主要不是靠“賣得多”。仔細翻看財報,就會發現“利潤”的真實所在何處。首先是原材料價格下降帶來的毛利率改善:制造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從2022年的高點回落,寧德時代的成本壓力跟著減輕。從歷史數據看,它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20.3%提升到了2023年的22.9%。
最新財報顯示,寧德時代2025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為25.3%,相比2024年同期又高了0.34個百分點。
其次是利息收入增加了。從賬面來看,寧德時代賬上有3600多億現金和理財產品,相當于前三季度凈利潤的7.5倍。這些錢光是利息,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的財務費用為“-70億元”,負數表示凈收益,而去年同期的數字是“-29億元”,這主要是利息凈收入增加帶來的。
還有就是投資收益漲了。財報顯示,寧德時代前三季度的投資收益是52.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了21億元。這主要是因為寧德時代參股的公司業績好,相應增加了投資收益。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寧德時代的凈利潤增長,主要靠的是成本下降、利息收入、投資收益,而不是業務擴張。
強悍如寧王,仍有隱憂
上述提到,寧德時代的主要凈利潤增長并非來自業務擴張。
我們從一組數據來佐證,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裝車量同比增長42.5%。
在行業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寧德時代9月份在中國市場的裝車量為32.51 GWh,占行業總量76.0 GWh的42.8%。從季度趨勢看,2025年第三季度整體市占率為41.7%,較第一季度的44.9%、第二季度的42.6%繼續下滑,創5年來新低。
結合其2024年全年在國內市場45.2%的市占率來看,不難發現:寧德時代依然保持行業第一,但份額在下降,并且這不是偶然的波動,而是持續下滑。要知道,2020-2021年,寧德時代曾連續兩年保持50%左右的市場份額。
其次,寧德時代的儲能業務發展也比并不順遂。
從財報來看,寧德時代的儲能業務雖然被資本市場寄予厚望,但當前還處于“爬坡過坎”的階段,這個業務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都出現了負增長。
并且,儲能市場的競爭比動力電池更激烈,價格戰更殘酷。而且,市場化程度低于動力電池,很多項目依賴政策補貼,盈利模式還不清晰。
從整體來看,寧德時代的利潤在漲,但動力電池業務跑輸大盤,儲能業務負增長,整體增長遇到了瓶頸。
![]()
在寧德時代增長遇到瓶頸的背后,是二線電池企業的奮起直追和車企的“多元化”選擇。蔚來CEO李斌曾公開算過一筆賬:電池占整車成本近40%,以20%的毛利率來算,蔚來如果自己造電池,就能多出約8個點的毛利。而有這個想法的,蔚來汽車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所以,有能力的車企都在引入二供、三供,甚至自研電池。例如,大眾除了從寧德時代采購電池,投資了國軒高科,還在歐洲自建電池工廠。理想、小鵬、蔚來也是一樣,除了合作寧德時代,都在積極引入欣旺達、中創新航、億緯鋰能,以及自研電池。
與此同時,第二梯隊企業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國軒高科表現尤為亮眼,1-9月累計裝車量26.27GWh,市場占比5.33%,同比大幅提升1.2個百分點。此外,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等企業也均呈現同比增長態勢,盡管漲幅相對溫和,但憑借在特定領域的優勢,逐步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當然,寧德時代也沒有坐以待斃。它試圖通過出海來進行突圍,并且已小有成效。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在歐洲市場,市場份額已經從2024年的35%左右,提升到了2025年前4個月的44%左右。
但即便如此,寧德時代的出海之路仍需注意原材料價格風險及國際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為其帶來的不穩定因素,而國內主戰場如何穩住基盤,也是其亟待解決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