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知道前段時間為啥吳京被黑這么慘了。
10月18日,第十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在四川峨眉山市舉行,賽事期間,連任18年的國際武術聯合會“武術形象大使”的李連杰宣布卸任。
而接任的,是他的小師弟吳京。
![]()
這不只是一個普通職務,而是代表著“武術”,甚至是中國功夫的形象。
而從擔任18年的功夫皇帝手中接過這個“形象大使”,足以證明吳京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國人的認可。
此前,李連杰剛剛完成“復出作品”,與吳京合作的電影《鏢人》殺青。
![]()
在交接完畢后,李連杰如釋重負,面對媒體他對自己的小師弟不乏溢美之詞,從頭到腳夸了個遍。
其中有一段話意味深長:
“一定要了解,一個人在生活中也有高低的時候,你不要斷章取義,(把)我們對老外說的那一段,你給放在中國人這,這干嘛啊?
沒有人那么完美,我一定要說出來。”
![]()
采訪的片段突然插入了這一段,李連杰說的話讓人浮想聯翩。
而在評論區中的網友,一眼就猜出了李連杰什么意思——
說的就是吳京前段時間那事。
![]()
那事?啥事?吳京翻車了?
恰恰相反,反而是啥也沒干,就“被翻車”了。
一、
前段時間,不知道是不是愛國電影太多了,就像是有預謀般,網絡上莫名其妙就刮起了一陣“黑吳京”的風潮。
黑素材基本上有兩種——
第一個,是2017年《戰狼2》上映時,吳京在央視受采訪,吳京的一連串排比句。
坦克里沒有后視鏡的
槍炮是不長眼的
黑哥們的語言是不通的
![]()
三連排比,略帶炫耀的語氣,再加上吳京說這些話時搖頭晃腦的表情。
一時間,就成了網友調侃的重點對象。

另一個是吳京的8連反問。
我能坦克漂移,你能嗎?
野外生存我把人干了,你干過嗎?

這兩個采訪片段成了全網吐槽的素材。
從吳京的形象再到文本,均被網友全方位調侃。
各種表情包、二創、個人演繹層出不窮,甚至連貓貓狗狗拉來嘲諷吳京。
![]()

起初網絡上只有這兩條主要方向,而隨著這股風越來越強烈,網友的洛陽鏟也繼續深度挖掘,吳京早年間的采訪又被扒了出來。
說自己是多爾袞的后裔,有皇室血統。
![]()
還有中國的女人太強了,只有強者才能征服。
“這樣的女人,只能是靠我來征服。”
還有嘲諷EXO,把“曖昧”說成“暖味”.....
幾乎把他從頭到腳扒了個遍。
![]()
![]()
一般情況下,這種網友齊出動找黑料的陣勢,都是建立在主角翻車的前提下。
出軌、家暴、吹牛、騙錢、或者說代言的產品暴雷了。
但吳京那段時間做了什么?
他什么都沒做,只是一個人默默在拍攝新片《鏢人》。
![]()
而且,我國的坦克是真的沒有后視鏡的。
全世界的坦克型號只有德國的豹1豹2和英國的挑戰者2有后視鏡,而我國最新的坦克已經配備了360°全景攝像頭。
可網友又為什么要集體發動呢?
我不知道。
二、
![]()
再看《戰狼2》時期的這些發言。
的確,用今天的角度來看,搖頭晃腦的吳京確實狂妄,整個人對外釋出的信號就是炫耀——
炫耀自己的經歷,炫耀電影的成功,炫耀自己的男人味。
與電影中成熟穩重的形象相去甚遠。
但我們也要結合當年的情況。
![]()
2017年經濟上行,那個時候某手還火,某音剛來,自媒體行業如火如荼,每一個人都在做著發財夢。
而電影行業也同樣火爆。
從2015年到2017年,從126億票房到163億,電影市場每年都會有非常巨大的漲幅。
市場飄紅,人聲鼎沸,一片欣欣向榮。
可另一個真實的情況是,盡管電影市場蛋糕很大,可有很大一部分卻都被好萊塢搶走了。
![]()
14年的票房冠軍是《變形金剛4》,15年的票房冠軍是《速度與激情7》。
16年雖然第一終于換成了周星馳的《美人魚》,可剩下的亞、季軍甚至是第四,卻都是外國電影。
再看2000年到2010年,往前推都是《阿凡達》斷層式統領票房冠軍。
![]()
那是市場最膨脹的一年,也是電影人最心憂的一年。
人們有錢,想看電影,卻不愛看國產電影,因為在觀眾心目中,國產電影仍然是低廉山寨的代名詞。
看似欣欣向榮,實則壓力山大。
而同時,韓流大行其道,各種選秀節目如雨后春筍,男人們化上彩妝,頂著一頭花花綠綠的發型,充斥著大小熒幕。
內憂外患,亂套了。
![]()
這時候市場急需一部電影,來喚醒民族自信心,為國產電影打一針強心劑。
吳京的《戰狼2》
我不是吹,那一年吳京把房子抵押拍攝《戰狼2》,這不是一次冒險,而是一次賭命。
明知道國產電影不行了,明知道“硬漢路線”不行了,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去做了。
![]()
而最后的結果成功了。
足足56億人民幣票房,《戰狼2》不僅拿下了2017年年度票房冠軍,比第二名《速8》高出一倍,也證明了觀眾是希望看到國產電影能成功的,同時更借助電影狠狠制退了“去雄化”的風氣。
那一年,一個走出影院的觀眾是這樣說的:
原來中國人也是可以拯救世界的!
![]()
《戰狼2》不僅是一部電影,在那個野蠻生長的時代,更是一次全國性的情緒宣泄。
三、
吳京的確踩中了風口,但再用今天的視角來看,《戰狼2》算得上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嗎”?
不算。
嚴格意義上的主旋律,應該是《地道戰》《大決戰》《長津湖》這種高舉大旗的群像硬菜,可《戰狼2》只是一個退役軍人在非洲行俠仗義的冒險故事。
![]()
角色設定依然和吳京年輕時的形象一樣——
熱血,沖動,不服管教卻心懷大義。
這就是一部單純的個人英雄電影。

吳京將功夫小生的敘事,加上香港的警匪片的制作模式,重新制作出了這部《戰狼2》。
《戰狼2》的成功并不是靠“主旋律”,而是靠對“主旋律”電影的革新,所有成功的地基都建立在“電影最起碼是好看”的基礎上。
再說直接點——
是2017年的電影市場需要吳京,而不是吳京需要“主旋律”來綁架愛國情懷。
![]()
他從來沒有想過綁架任何人。
但他狂,的確是狂。
43歲,從香港灰溜溜跑回內地,一貧如洗投資電影,頂著投資人跑路、女主角突然放鴿子的風險,逆風制作了《戰狼2》。
最后,大獲成功,直接捅破國產電影票房天花板,更是成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票房神話。
你上,你也狂。
![]()
但《戰狼2》大獲成功后,吳京又做了什么呢?
他在直播上回懟黑粉:
“史泰龍一下掃一個師不死,我一個中國人干幾個雇傭兵都不行?”
![]()
他在采訪中質問:
“人家美國人就可以,中國人就不行?”
![]()
事實上,吳京從未用主旋律來為自己的電影開脫,他始終在為“冷鋒”,也就是他自己辯解。
為什么我上了,我成功了,你們還說我不行呢?
結合當年好萊塢電影在國產電影市場屠榜的時局,這種憤怒是可以理解的。
![]()
而在當時,足足56億票房,1.59億的觀影人次也證明了一個事實。
有太多人在支持這樣“狂妄”的吳京。
這也讓吳京越來越敢說話,留給今天的素材也越來越多。
![]()
當然,吳京后來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戰狼2》之后,吳京雖然幾乎成了主旋律代言人,但在所有電影中,他的角色也幾乎都是NPC一般的存在。
成熟、穩重、不茍言笑,嘴上不饒人但往往是付出最多的那個人。
他也知道自己要為當年的狂付出代價。

再回看今天,吳京的代價終于是來了。
現在時代不同了。
那個時候我們意氣風發,要的是對外亮劍的底氣,如今全民內卷,光是周遭的鈍刀就壓的人喘不過氣。
于是,再看《戰狼2》和吳京當年的發言,這一切就像是一場自娛自樂的玩笑。
我們現在想要的情緒,《戰狼2》和吳京給不了了。
![]()
于是《戰狼2》被剔除了質量原因,成為了“綁架愛國情懷”的代表作。
而吳京,也成了滿嘴說大話,吹牛吹上天的油膩中年男。
但他們調侃的,是2017年的吳京嗎?
是對生活失望的自己。

最后
就像是李連杰所說的那樣,吳京此前的遭遇,純屬無妄之災。
我們不能罔顧時代原因,將審判的時空之刃胡亂揮砍,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語境,每個人也會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
如果用今天的視角能隨便審判昨天,那一夫多妻的古裝劇還能不能拍?日本取景的電影是不是都該封殺?粗俗的喜劇電影是不是都該下架?
心情好的時候能歌舞升平,心情不好的時候,難道就要摧毀全部嗎?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自我閹割。
![]()
當然,如果吳京非要對某件事負責任的話。
那就是一個定律——
在娛樂圈,能接受被造神,就要準備好隨時被摧毀。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