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育兒
小常識
![]()
![]()
秋季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空氣干燥,是兒童容易生病的季節。掌握一些秋季育兒小常識,可以幫助兒童健康、舒適地度過這個季節。
![]()
穿衣篇:“春捂秋凍”要科學
![]()

“春捂秋凍”是一句古話,但給兒童用起來要講究科學,核心是避免過早、過度添衣,以增強兒童的耐寒能力和抵抗力。
1. 判斷冷熱摸頸背:不要摸手腳來判斷冷熱,因為嬰幼兒末梢循環較差,手腳偏涼是正常的。正確的方法是用手摸兒童的后頸和背部:
· 溫熱干燥:說明穿衣合適。
· 發涼:說明需要加衣。
· 潮濕有汗:說明穿得太多,需要減衣。
2. “洋蔥式”穿衣法:這是最推薦的方法,即給兒童穿幾層薄衣服,而不是一件厚衣服。
· 內層:透氣排汗的純棉內衣。
· 中層:保暖的毛衣、棉毛衫或薄羽絨內膽。
· 外層:防風防水的外套。
· 好處:可以根據室內外溫度變化,靈活地穿脫,避免出汗后吹風著涼。
3. 三暖一涼:注意保持的背部、腹部和腳部溫暖,頭部則可以相對涼一些,避免過熱。
![]()
飲食篇:防燥潤肺,營養均衡
![]()
秋季干燥,中醫認為要注重“防秋燥”,養護肺臟。
1. 多喝溫水:這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燥方法。定時提醒兒童喝水,不要等渴了再喝。少量多次飲用溫水最好。
2. 多吃潤燥生津的食物:
· 水果:梨、甘蔗、石榴、葡萄、柚子等。梨可以蒸熟或煮水喝,潤肺效果更好。
· 蔬菜:蘿卜、蓮藕、山藥、南瓜、銀耳等。可以做一些蘿卜湯、蓮藕湯、山藥粥、南瓜糊、銀耳羹等。
3. 少吃“上火”食物:減少辛辣、油炸、燒烤類食物(如姜、蒜、辣椒、薯片)的攝入,這些會加重秋燥。
4. 慎吃生冷食物:秋季天氣轉涼,西瓜、冷飲等寒涼食物容易刺激腸胃,導致腹瀉,應盡量避免。
5. 重視早餐:秋日清晨偏涼,一頓營養豐富的熱早餐(如粥、面條、餛飩)能為兒童提供充足的能量,抵御寒冷。
![]()
![]()
教居住篇:保持室內舒適與衛生
![]()

1. 保持適宜濕度:秋季干燥,濕度低,容易導致皮膚干癢、喉嚨不適。可以使用加濕器,將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為宜。要定期清潔加濕器,防止細菌滋生。
2. 勤通風,保空氣流通:不要因為天氣變冷就整天緊閉門窗。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3次,每次15-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減少病菌滋生。
3. 注意衛生,勤洗手:教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尤其是在飯前便后、從外面回家后,要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洗手,預防輪狀病毒等秋季腹瀉。
4. 勤曬被褥: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天然的消毒劑。經常晾曬被褥、衣物,可以有效殺菌除螨。
![]()
出行與健康篇:增強鍛煉,預防疾病
1. 堅持戶外活動:不要因為天冷就把兒童關在家里。選擇天氣晴朗、風小的時候,每天堅持1-2小時的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可以促進鈣吸收,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2. 預防秋季常見病:
· 呼吸道疾病:感冒、流感、哮喘、支氣管炎等。避免去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必要時佩戴口罩。及時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 秋季腹瀉:主要由輪狀病毒引起。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 過敏性疾病:秋季也是花粉、塵螨過敏的高發季。有過敏體質的寶寶要減少與過敏原的接觸,出門戴口罩。
3. 皮膚護理:秋季干燥,寶寶皮膚嬌嫩,容易出現干燥、皸裂甚至濕疹。
· 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
· 洗完澡后,立即涂抹嬰幼兒專用的保濕霜,鎖住水分。
· 如果嘴唇干裂,可以涂兒童專用潤唇膏。
總結要點:
· 穿衣:科學“秋凍”,采用“洋蔥式”穿法,判斷冷熱摸頸背。
· 飲食:多喝水,多吃潤肺蔬果,少吃辛辣油膩。
· 居住:室內保濕通風,講究個人衛生。
· 出行:堅持戶外鍛煉,預防秋季高發病,做好皮膚保濕。
希望這些小常識能幫助兒童在秋季里健康成長,充滿活力!
來源|愛德保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