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的去世的消息可以說震動海內外。
身為物理學全才的他為中國學術界貢獻一生。
如今,人民日報發文用8個字評價楊振寧。
![]()
文章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句句戳中觀眾心窩。
這時才明白,楊振寧夫人翁帆的話真的說對了。
![]()
楊振寧應該是“理科男”的極致表現了。
不管是在學術成就上還是感情經歷上。
![]()
從小身為大哥的楊振寧就擔負起帶著弟弟妹妹的責任。
但他從不將弟妹放在一邊玩耍。
而是制定了一套獨特的“紅點黑點規則”。
![]()
一天之中,誰念書好、聽母親的話、幫助做家務、不打架、不搗亂。
他就在誰的名字后面記上一個紅點,反之就要記黑點。
一周下來,如果誰能獲得三個紅點,就可以得到一份超級誘人的獎勵。
![]()
由楊振寧騎自行車帶去城里看一次電影。
老話都說三歲看大,小時候的楊振寧就看出來是個有計劃的認真性子。
長大之后,他這一絲不茍的認真模樣沒有褪去反而愈加明顯。
![]()
甚至能在青春懵懂時將感情扼殺在搖籃里。
那是在他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數學系來了一位女同學名叫張景朝。
她長得很漂亮,性格又活潑開朗,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
因為張景朝是數學系的學生,而楊振寧的父親是數學系主任。
當時辦公室條件簡陋,同學們選課等事情常常會到家里來找楊父。
張景朝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機會與楊振寧接觸。
![]()
隨著交往的增多,楊振寧發現自己的心境發生了變化。
在張景朝沒來之前,他的內心專注于學業,波瀾不驚。
可自從張景朝走進他的生活,他的心就不自覺地被擾亂。
![]()
這種變化讓楊振寧煩躁因為他明白這會影響自己的前途。
因此在發覺心緒被擾亂之后他就漸漸不過多和張景朝交談,讓感情變淡。
甚至在今后的十年間楊振寧都刻意地不去交女朋友。
![]()
從而使得自己能夠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學術研究上。
可見楊振寧早在17歲就已經明白學術研究要心無旁騖腳踏實地這番道理。
但他身上也有鮮為人知的一面。
![]()
在西南聯大讀研究生的時候,楊振寧能為一個學術問題。
和同學從白天討論到晚上,誰也說服不了誰。
回到宿舍睡覺也因為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而難以入眠。
爬起來拉著室友接著討論,一副沒有結果絕不睡覺的架勢。
![]()
可誰能想到這樣“較真”的楊振寧卻遠沒有他唱歌出名。
![]()
在西南聯大的校園里,楊振寧可是個“移動的KTV”。
不管是走路去教室上課,還是在宿舍里埋頭做功課。
他的歌聲就像背景音樂一樣,隨時都可能響起。
![]()
他唱的歌種類繁多,既有慷慨激昂的中文歌,也有旋律優美的英語歌。
不過,他的唱功實在是不敢恭維,那跑調的歌聲常常讓人忍俊不禁。
![]()
有一次,楊振寧的朋友問一位同學:“你認不認識楊振寧?”
那位同學想了想答道:“楊振寧?楊振寧?哦,是不是就是唱歌唱得很難聽的那個人?”
但楊振寧對此卻并不在意。
![]()
他可以因為學術研究嚴謹認真卻也不失生活中的活力和熱情。
同樣楊振寧可以因為物理遠赴國外求學卻也不是骨子里的愛國情懷。
![]()
還記得楊振寧在香港大學任教期間,課堂總是座無虛席。
而學校也為了表達對他的重視的尊敬之意。
多次想要授予楊振寧榮譽博士學位但卻被他一再拒絕。
![]()
究其原因是當時學位頒授儀式保留著英國傳統。
彼時類同校長的校監還是英國人擔任。
而接受榮譽的人不僅要對他鞠躬還要依照傳統被小木條敲一下。
![]()
楊振寧不愿意向英國人低頭因此多次推拒了頒授。
對于他來說,這個小小的行禮動作,卻有著特殊的意義。
直到香港回歸,香港中文大學的校監也改由中國人擔任。
![]()
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的楊振寧雖然身體還很虛弱。
但他依然堅持親臨頒授典禮。
![]()
時間一晃,楊振寧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留下的遠不止這些值得紀念的事跡。
![]()
近日,人民日報發文以“寧拙毋巧,寧樸毋華”這八個字評價楊振寧。
文中稱贊他對學術研究的腳踏實地和笨拙地孜孜以求。
對國家的赤子情懷和教育的初心不改。
![]()
不僅寫出了楊振寧一生不喧囂的貢獻更是讓我們看到他奔走不停為后代學子著想的心。
印象最深的當屬文中寫到他的住所一直掛著自己寫的一首詩。
不禁想到,楊振寧夫人翁帆在丈夫去世后在撰文中寫道。
![]()
楊振寧的去世是欣慰的,他一生都在為國家富強、人類進步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而這不正是楊振寧自己詩中所包含的深層含義。
![]()
從西南聯大到海外求學,再到晚年歸國,他始終心系祖國。
為中國的科研事業和人才培養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而人民日報這八字箴言精準地概括了他的治學態度和人生態度。
![]()
可謂句句戳中觀眾心窩,句句說到觀眾心坎兒里。
對楊振寧再多的話語都有說盡的時候,但心中的感謝卻從不停歇。
![]()
如今,楊振寧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傳承。
身為他的妻子翁帆無疑是將他一生的信仰和堅持。
通過簡潔明了又動人的話再度讓我們銘記。
![]()
他一生秉持的精神和科學信仰終會激勵年輕一代學子。
作為觀眾將會更加銘記這樣一位卓越的科學家。
你們對此怎么看呢?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