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國際權威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發布了備受關注的《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版》,引發學界和社會的廣泛熱議。香港大學(HKU)時隔15年,再度力壓北京大學,榮登亞洲最佳大學寶座,成為當之無愧的“亞洲一哥”!與此同時,香港共有5所大學躋身亞洲前10名,彰顯香港作為國際教育重鎮的強大實力和無限潛力。
![]()
自2011年以來,香港大學一直奮力追趕亞洲頂尖學府,此次排名終于實現華麗逆襲。QS高級副總裁Ben Sowter在發布會上指出,港大此次奪冠不僅彰顯其學術實力,更體現出其在全球學術界和雇主中的卓越聲譽。港大校長張翔表示,這一殊榮既是榮耀,更是責任,彰顯港大在推動跨區域合作、培養未來領袖及應對全球挑戰中的關鍵作用。
張翔坦言:“這不僅是對港大115周年的最好禮物,也是我們邁向‘引領人類未來的世界級大學’愿景的重要里程碑。”據悉,港大在學術聲譽、國際參與度等多項指標均表現出色,成為亞洲乃至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的關鍵角色。
![]()
不僅港大一枝獨秀,香港整體高等教育體系表現亮眼。本次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學(HKUST)從第11位躍升至第6位,香港理工大學則從第17位攀升至第10位,香港中文大學(CUHK)雖微跌一位至第7名,但依然穩居亞洲頂尖行列。香港城市大學(CityU)憑借國際教職員比例、入境與出境交換生指標均排名亞洲第一,繼續保持全港第三的位置。
此次香港共有5所大學躋身亞洲前10名,充分體現香港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港大、科大、理大、中大和城大成為香港高等教育的五大旗艦,帶領香港在亞洲乃至全球的高等教育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
盡管整體排名大幅提升,但QS報告也揭示了香港高校面臨的挑戰。多所院校在師生比例、論文引用次數、博士學位教職工比例及國際研究網絡等關鍵指標上表現有所下降。部分高校國際學生比例出現小幅波動,提醒香港高校在國際化進程中仍需持續優化。
QS高級副總裁Ben Sowter強調,香港作為亞洲學生流動的核心樞紐,吸引大量來自中國大陸、印度及東南亞的留學生,這種區域優勢為香港高等教育注入強勁動力,但同時也帶來了更高的管理和服務要求。
![]()
香港特區政府對排名結果給予高度評價。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排名充分體現香港高等教育的雄厚實力和作為國際人才樞紐的吸引力。她強調,政府將繼續配合國家教育強國戰略,深化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人才集聚中心的角色。
蔡若蓮透露,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留學香港專班”,進一步放寬自資收生限制,招攬更多國際教研人才和學生,強化產學研結合,建設北都大學城等重大項目,助力香港高等教育邁向新高度。
![]()
各高校校長紛紛表達對排名成績的喜悅與未來發展的信心。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表示,這份成績是全校師生、職員與校友共同努力的見證,也是對香港特區政府“留學香港”政策的有力支持。她特別提到,學校在頂級期刊發表的研究成果和專利引用反映了科研的實際影響力。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梅彥昌稱,學校在國際化和學術質量方面的領先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獲獎無數,彰顯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穩步進展。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強調,教大成功進入亞洲前10%,是全體師生與校董會共同努力的結果,學校將繼續致力于培養具領導才能的學生,應對全球挑戰。
對于此事,你怎么看?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你的朋友!
關注港聞港事
了解真實香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