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備受關注的特朗普—普京布達佩斯會晤,突然宣告取消。消息傳出后,全球政壇嘩然。這場被視為可能“終結烏克蘭戰爭”的高層接觸,竟止步于一通談崩的電話。
據美媒披露,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上周末通話時,氣氛急轉直下。
![]()
拉夫羅夫在通話中強硬表態,“俄羅斯不會接受凍結現有戰線”,即不接受在現有前線基礎上停火談判。這句話,幾乎瞬間讓特朗普團隊的“和平峰會計劃”胎死腹中。
一名白宮高級官員表示,“在當前情況下,特朗普總統與普京總統的面對面會晤已無必要,也沒有近期安排。”雖然這位官員強調電話“富有建設性”,但實質上,美俄新一輪外交試探,已以失敗告終。
“凍結戰線”的僵局:特朗普的和平夢與莫斯科的底線
這場原計劃在布達佩斯舉行的美俄峰會,原本被視為特朗普上任以來最大外交考驗。他希望以“交易者”的姿態,為已持續近四年的俄烏戰爭畫上句號。
但這次取消,再次印證了外界的普遍懷疑:特朗普想要“快速和平”,但普京要的是“政治勝利”。
![]()
俄方堅持“凍結戰線”意味著承認占領區的事實存在;而美方擔心,這會讓烏克蘭永久失去領土、也給莫斯科留下重新發動進攻的跳板。在雙方分歧未解的前提下,所謂“和平談判”,更像是一場各懷心思的外交秀。
《華盛頓郵報》評論指出,這次取消標志著“特朗普的個人外交風格在現實面前撞上了鋼鐵之墻”。在特朗普眼中,“談判”是交易的藝術;但在普京眼中,“談判”是權力的延續。
澤連斯基:普京在拖時間,只有壓力才能帶來和平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迅速發聲,痛批普京“故技重施”。他在Telegram上寫道:“當外部壓力加大時,俄羅斯才會談和平;一旦壓力放松,他們就開始拖延。”
澤連斯基的這句話,幾乎道破了過去一年多國際外交的循環劇本—每當外界期待談判突破,戰場上就出現新的進攻。
![]()
他呼吁盟友不要松手,“只有持續的壓力才能換來和平。與此同時,八位歐洲領導人及歐盟高層也聯合聲明,重申“國際邊界不可通過武力改變”,并宣布計劃動用俄羅斯被凍結在海外的數十億美元資產,援助烏克蘭重建與防御。
這一舉動雖在法律層面存在爭議,但在政治層面,是對普京的強烈信號——歐洲不會接受以割地求和的“特朗普方案”。
特朗普立場反復:從“割讓領土”到“停在原地”
更復雜的是特朗普本人態度的轉變。他曾公開表示烏克蘭“必須割地以換和平”;但上月又突然改口稱烏克蘭“有機會贏回所有失地”。然而在與普京通話、與澤連斯基會面之后,他再度調整說法:“雙方應該就地停火,從當前戰線開始談。”
僅三天后,他在采訪中又提出,“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可以‘分割’,大部分歸俄羅斯。”這一表態迅速引發烏克蘭與歐洲的不滿。
澤連斯基陣營擔憂,特朗普若推動“凍結戰線”,無異于將烏克蘭五分之一的國土拱手相讓。
歐洲國家更警惕,這種“快速止血”的方案將讓俄羅斯保留軍事據點,未來可能成為新一輪入侵的跳板。
歐洲與美國的外交節奏:同盟內部的不安共振
取消布達佩斯會晤后,歐洲迅速接手外交節奏。歐盟將在本周布魯塞爾峰會上討論新一輪對俄制裁,重點將放在能源出口與國防工業鏈的打擊。
歐洲領導人在聯合聲明中寫道:“我們必須加大對俄羅斯經濟的壓力,直到普京準備真正談和平。”
周五,“挺烏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由35個國家組成的支持烏克蘭聯盟——
將在倫敦召開會議,協調對烏援助資金與軍備計劃。
![]()
這一系列動作傳遞出一個信號:特朗普的“和談路線”正被歐洲盟友悄然架空。無論他是否愿意繼續扮演“調解者”,真正的戰爭動能,已回到基輔與布魯塞爾手中。
布達佩斯取消,不只是外交挫折
特朗普與普京的會面取消,不僅是外交事件的暫停,更是烏克蘭戰爭復雜心理戰的一次揭示。
特朗普想用交易邏輯解決戰爭——快速、體面、可被媒體包裝;
普京要的是戰略成果——領土、影響力與西方讓步;
澤連斯基和歐洲要的是堅持——通過持續施壓與制裁,換取真正的和平。
三方的政治語言交織成一場高強度的外交拉鋸:沒有贏家,也沒有真正的“中間道路”。
在布達佩斯的取消背后,世界再次看到一個老問題的重演——當和平被不同陣營用來定義時,真正的戰爭就永遠不會停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