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球知識局
文字 | 勞拉申
校對 | 朝乾 編輯 | 哈
前幾天,廣東又出了一個外國領導人。南太平洋島國瑙魯現任總統、祖籍廣東開平的戴維?阿迪昂(David Adeang)當選總統,贏得連任。
又上任了廣東老鄉
(圖:瑙魯政府)▼
![]()
瑙魯是世界最小島國、最小共和國,人口倒數第三。瑙魯雖小,存在感卻很強,號稱“鳥糞富國”。
太平洋上有眾多島國,瑙魯是其中最小的一個▼
![]()
就在他連任的次日,老家廣東開平赤坎鎮中股村敲鑼打鼓為老鄉慶祝。今年7月,戴維?阿迪昂曾率27人回到外曾祖父家鄉開平尋根謁祖。
這是回家了,在族譜上添上一筆
(圖:江門開平市赤坎鎮人民政府)▼
![]()
這個廣東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總統之位的?
從扒糞工到總統
在世界最小島國當總統是什么概念?我們可以拿戴維?阿迪昂的老家作個比較。
廣東開平赤坎,是個人口2.76萬、面積62.1平方公里的小鎮。像赤坎鎮這樣的小鎮,中國有2.14萬個。
歷史悠久的赤坎鎮,是著名僑鄉
(圖:圖蟲創意)▼
![]()
而瑙魯總統麾下的人口只有1.1萬,相當于赤坎的一半;管轄的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只有赤坎的三分之一。但畢竟是一國總統,職權與鄉長還是不一樣。
世界第三小國也是最小島國
(圖:shutterstock)▼
![]()
雖然如此,瑙魯跟一般的獨立主權國家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這個1968年獨立的國家沒有軍隊,只有民間警察,國防由澳大利亞負責;沒有終審權,司法上訴要到澳大利亞高等法院;沒有貨幣,以澳元為官方貨幣。甚至連財政部長也一度由澳大利亞指派。
阿sir們已經是島內最強力量了
(圖:壹圖網)▼
![]()
當瑙魯總統,意味著沒有軍權、司法權和經濟權,只能在行政和立法上發揮。
既然實權在澳大利亞手中,留給瑙魯的只有象征性虛權,加上人口少,自然不需要那么多行政層級和黨派。
瑙魯議會是一院制,只有19個議員,每人只代表個人或公司,形成聯盟關系。總統就是被推舉出的首領,并組成一個5-6人的內閣。
目前,瑙魯議會主要由3個派系掌握:
l代表原住民的建國一代:德羅伯特(Hammer DeRoburt)和元老多威約戈,分別6次當選總統,家族100年前就是瑙魯首領;
l親澳大利亞派:Keke-Stephen家族和Kun家族;
l移民混血代表:華人后裔阿迪昂家族與英國后裔勒內·哈里斯(René Harris)家族。
在這個“人少事也少”的地方,平民出身也有可能通過幾代人的努力走上高位。戴維?阿迪昂之所以能當總統,與四代瑙魯華人的奮斗密不可分。
1900年,英國在瑙魯發現磷礦,這種礦物質繼承自億萬年累積的鳥糞。
1907年,太平洋磷酸鹽公司開始采礦,引進契約華工。戴維?阿迪昂的外曾祖父司徒氏就這樣來到瑙魯,成為“扒糞工”。
20世紀,在瑙魯磷酸鹽礦場工作的中國勞工
(圖:壹圖網)▼
![]()
而到了戴維這一代,就成了官二代。因為他的父親肯南·阿迪昂曾在1989-2002年間三次出任總統,是瑙魯的第二代建設者。
戴維?阿迪昂與瑙魯幾乎同年誕生,可謂獨立后第一代瑙魯人,他從律師起步,曾擔任財政司法與內政部長、外交部長、議長等職。
2023年10月,戴維首次當選總統,2025年10月連任,成為家族的第二位總統。
戴維?阿迪昂不僅受益于華人的勤奮努力,也比其他候選人更具“國際優勢”。背靠中國,讓他有機會改變瑙魯近20年的積弊,打開改革之門。
從富國到爛攤子
瑙魯雖是小國,面臨的麻煩卻不少,擔任總統也絕非輕松之事。
該國曾因磷酸鹽資源豐富而一度富裕,在1970年代人均收入高居世界首位。然而進入1980年代,隨著沉積的鳥糞磷礦逐漸開采殆盡,瑙魯成為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國家,同時也是受海平面上升威脅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賣礦賺錢真的是很輕松,大挖特挖停不下來
(圖:壹圖網)▼
![]()
一個依賴資源、人口僅約一萬的地方,在資源枯竭后該如何發展?這個問題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瑙魯領導人。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同樣礦產豐富、人口稀少的新疆羅布泊鎮,那里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硫酸鉀生產基地,還兼具科研基地與旅游目的地的功能。而瑙魯卻因基礎設施匱乏,既難以吸引游客,也缺乏科研價值,成為全球游客到訪最少的國家之一。
游客來了只能看特色的“挖礦遺留物”
(圖:壹圖網)▼
![]()
再看人口約一萬、并無礦產資源的福建南靖縣豐田鎮,它憑借福建省第二大華僑農場的優勢,成功發展了精密機械制造和蘭花產業。而瑙魯既缺乏工業基礎,農業也在持續萎縮,連糧食都無法實現自給。
既然各類產業都難有起色,瑙魯轉而試圖通過金融手段實現“錢生錢”。憑借尚存的家底,瑙魯設立了磷酸鹽特許權使用費信托基金,投資于澳大利亞房地產及文化項目等領域。
瑙魯甚至曾嘗試拓展灰色收入——既然面積更小的摩納哥能靠博彩業致富,瑙魯為何不可?
1990年代,瑙魯開始以10.5萬美元起的價格出售護照,無需居住即可獲得公民身份;同時,外國人僅需2.5萬美元就可在當地設立持牌銀行。這使得瑙魯一度成為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
然而這些致富途徑最終均告失敗。信托基金價值10年內縮水10倍,從1991年13億澳元縮水至2002年的1.38億,瑙魯在澳大利亞的地產,甚至瑙魯航空唯一的波音737,都被賣掉抵債。
小島國和外界的來往主要也是靠飛機
(圖:壹圖網)▼
![]()
灰色收入也未帶來持續效益。在國際反洗錢及資金外流壓力下,瑙魯于2003年出臺反避稅法,洗錢業務由此終結。
2000年后,在親澳派領導人的推動下,瑙魯走上了一條更為極端的道路——依靠澳大利亞“飲鴆止渴”,成為其外包監獄和垃圾處理場。
為獲取澳方資金支持,瑙魯建立了非法移民拘留中心,收容澳大利亞拒絕接收的罪犯與其他被視作“低端人口”的群體。在押人員達4183人,接近瑙魯本國人口的40%。
正如英國曾將囚犯流放至澳大利亞,如今澳大利亞也將不愿接收的人員送往瑙魯。
由于瑙魯糧食無法自給,澳大利亞還向其大量出口垃圾食品。
自20世紀以來,隨著歐洲殖民者引入外來食品,瑙魯人逐漸喪失了捕魚和食品保存的傳統技藝,新鮮魚類、蔬果逐漸退出日常飲食,取而代之的是高鹽、高脂肪的進口食品。
這一系列因素導致瑙魯人成為全球肥胖率最高的群體之一:約97%的男性和93%的女性超重,糖尿病患病率也位居世界前列。2009年,瑙魯男性平均壽命僅為60.6歲,女性為68歲。
瑙魯人的觀念是:胖是富裕的象征!
(圖: wiki)▼
![]()
這種飲鴆止渴的治國模式,正是戴維·阿迪昂所強烈反對的。他上臺后的第一步,是與臺灣當局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
與中國復交后,戴維?阿迪昂開展一系列與中國合作模式,幫助瑙魯擺脫資源依賴。
l建港口:充分利用太平洋海島地理優勢,發展港口經濟。
l發展新能源:瑙魯位于赤道以南約42千米處,日照充足,通過開發光伏發電項目,未來可實現50%可再生能源占比。
l應對海平面上升危機:瑙魯成立中國-太平洋島國防災減災合作中心,為瑙魯提供災害應對培訓。
l解決肥胖問題:中國對瑙魯實行醫療援助,建設體育中心,把瑙魯轉變為地區性體育強國,尤其是澳式橄欖球(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項目。通過體育來解決肥胖癥,增進國民健康。
澳式橄欖球是瑙魯的國球
(圖:壹圖網)▼
![]()
戴維?阿迪昂通過這些新政,把瑙魯帶出了爛攤子,這也是他能連任總統的原因。
廣東人當外國領導人,容易么?
遠在太平洋的偏僻小島上竟也有廣東人定居,甚至有人成為總統,這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南太平洋島國目前約有8萬常住華人,其中多數是早期的契約勞工。這些華人發展狀況,往往與其所到之地和時代背景密切相關。
分布區域實在是太廣了▼
![]()
太平洋島嶼曾分為德屬、英屬、法屬和美屬四種類型,各地華人的命運也因此各異。
德屬島嶼大多是歐洲列強挑剩、并不重視的區域。巴布亞新幾內亞和薩摩亞自然條件一般,1880年代到來的德國人并未投入太多精力管理,唯有瑙魯的鳥糞磷礦算是意外收獲。
一戰德國戰敗后,其太平洋屬地由國際聯盟委托英國托管,英國再轉交給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實行二級托管。
英屬斐濟、湯加和基里巴斯的華人,多是從澳大利亞或其他英國殖民地遷入的。例如華裔湯安諾就曾擔任基里巴斯的總統及外交部長。
這位其實才是移民二代▼
![]()
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華人以客家人為主。塔希提島(又稱大溪地)是當地華人最集中的地方,約有3.5萬人,占總人口的12%,華僑經濟占比超過85%。香港歌手官恩娜在此出生,而當地首富、“珍珠大王”溫惠仁是廣東東莞客家人的后裔。
美屬太平洋地區則呈現另一番景象。夏威夷華人中75%來自廣東中山,有中國血統的混血后裔占當地人口33%。
早在1778年庫克船長的航程中,就有中國水手的身影,18世紀末開始有華人定居。到19世紀中后期華人大量涌入時,夏威夷仍是一個獨立王國。
它于1898年成為美國領地,1959年正式成為美國的州。夏威夷華人曾對辛亥革命貢獻卓著,如今已成為美籍華人群體的組成部分。
美屬帕勞的歷史更為曲折。它先后被西班牙占領、賣給德國,一戰后交由日本管轄,二戰期間被美國占領,1947年起由美國托管,直至1994年獨立。
帕勞現有華人1049人,約占總人口4.9%,與美國聯系密切。華人吉本斯曾為美軍廚師,于1973年成為帕勞科羅爾酋長,并三次參選總統;另一位華人陳嵌薩曾擔任帕勞副總統,是來自夏威夷的華裔。
總體來看,德屬太平洋地區的華人擔任領導人最多,例如巴布亞新幾內亞、瑙魯和基里巴斯都曾有華人總統,在薩摩亞華人也處于政治核心,但這些島國經濟普遍落后,甚至屬于最不發達國家,曾經最富的瑙魯也已衰落。
巴布亞新幾內亞第一位華裔總理——陳仲民▼
![]()
其次是原美屬的帕勞,華人可擔任副總統或酋長,因美國托管及美軍駐扎,經濟狀況稍好。
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華人經濟地位最高,但未進入政治領導層。
人均最富裕的當屬夏威夷華人,成為美籍華人后雖在政治上被邊緣化,卻因夏威夷并入美國而獲得了財富增長的有利條件。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