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依百順,也作百依百隨,形容事事都順從別人,絲毫不敢違背。成語出自明朝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第十三卷,“做爹娘的百依百順,沒一事違拗了他。”
![]()
明朝正德年間,松江府有一戶姓嚴的富民,夫妻兩人生活在一起。由于三十多歲依然無子,夫妻兩人難免求神拜佛,時常將此事掛在心頭。
一天夜里,嚴娘子似夢非夢間,只聽到空中有人說道,“求來子,終沒耳;添你丁,減你齒”。嚴娘子聽的清楚,次日便將此事說給了丈夫,然而夫妻兩人都不解其意。
令人沒想到的是,嚴娘子竟然就此懷孕。十個月后,嚴娘子生下一子,孩子生的眉清目秀,夫妻二人歡喜非常。
![]()
夫妻兩人中年得子,自然心疼的緊,只愿孩子順利長大。時光荏苒,三年時間一晃而過,眼見孩子生的聰明伶俐,“做爹娘的更是百依百順,沒一事違拗了他”。
有道是“棒頭出孝子,箸頭出忤逆”,因為夫妻二人太過嬌慣溺愛,這孩子長大之后,越發目中無人,猶如天王老子一般。由于家中有些錢財,他不僅結交了一班狐朋狗友,甚至與衙門中的一班吏員也多有來往。
那些狐朋狗友眼見他出手大方,為了騙他的錢財,便攛掇他染上了賭癮。然而,他們家中雖然富有,卻也只算是個小康之家,是老夫妻多年來一點點積攢而來,哪里經得起他這么折騰,前后不過三年時間,家中錢財便被敗了個七七八八。
![]()
一日,嚴父有事外出,路過一個賭坊,只見數十個人聚在一起,喧嚷不止。嚴父走上前去一看,發現原來是兒子欠了別人賭債,正在被一群人圍著,被人拉拉扯扯,無計可施。
嚴父看見,擔心眾人傷到了兒子,連忙上前推開眾人,將兒子擋在了身后,對眾人說道,“所欠錢物,老夫自當賠償,眾弟兄各自請回,明日到我家中來取便是。”說罷,便一手拽著兒子,氣沖沖的回了家。
![]()
回家之后,嚴父關了房門,揚起手便要抽兒子,然而還不等他的手落下,便被兒子掙脫了。嚴父趕上前去,扯住兒子不放,誰知兒子卻轉過身來,照著嚴父的臉便是一拳,嚴父只覺滿眼冒星,就此昏倒在地。
兒子見狀,當場也慌了神,連忙伸手去扶,這才發現自己一拳竟然打落了父親兩個門牙,口中鮮血直流。兒子也知道自己闖了禍,連忙一溜煙逃出了家門。
嚴父半晌方醒,想到剛剛的事情,不禁悲從中來,嘆道,“我竟然生了這樣的逆子,失了家財,又幾乎害我性命,簡直禽獸不如!還留著他做什么?”氣急的嚴父來到知府衙門,寫了一張狀子,以打落牙齒為證,告發兒子忤逆。知府收了狀子,嚴父這才回家。
![]()
知府衙門有個叫丘三的外郎,平日里與嚴父之子交好,此人極為狡黠奸詐,他得知了嚴父告發兒子之事,連忙找到了嚴父的兒子,將事情告知了他。嚴父兒子一聽也慌了,連忙請丘三給自己出個主意,為此還將三兩賭資給了他。丘三收了錢,便讓他第二天早上再來找自己。
次日一早,嚴父兒子來到知府門前,丘三將他拉到了一個僻靜處。丘三讓他附耳過來,嚴父兒子以為他要給自己說悄悄話,便將耳朵伸了過去,卻不想丘三張口便咬,竟然將他的耳朵咬了下來。嚴父兒子吃痛,破口大罵,丘三卻不急不慢,將自己的計劃說給了他,嚴父兒子一聽,頓時大喜過望。
![]()
隨后知府升堂,嚴父與兒子到堂。知府問道,“你如何這般不孝,只知賭博,又怪父親教誨,竟然打落父親門牙,你有何話說?”
嚴父兒子回道,“青天在上,小的怎敢悖逆胡行?小的外出,見到賭坊正鬧,這才去看熱鬧,誰知父親走來,以為小的也在賭博,便將小的帶回家中痛打。小的吃痛,無意中伸起頭來,誰知父親竟然張口就咬,咬掉了我一只耳朵。老人家牙齒不牢,這才落了兩顆門牙。豈是的打落的,還望青天明察。”
知府命人上去眼看,發現果然掉了一只耳朵,齒痕尚新,上有凝血。便信了他的言辭,笑道,“既是如此,便不必再問了。不過,依我看賭錢之事還是存疑”,于是命人將其打了十大板。
![]()
父子二人返回家中,經過此事,兒子也知道了自己這些年做得錯事,于是向父母認錯道,“孩兒愿改邪歸正,侍奉二親。官府已責罰過,現在任憑父親發落。”
實際上,嚴父將兒子告到衙門后,回家想了一夜,已經有些后悔了,如今又見兒子挨了板子,氣也就全消了,哪里還會怪罪兒子。
老夫妻看著兒子,突然想起了當年夢中的四句話,“求來子,終沒耳;添你丁,減你齒”,可不正應在了今日嗎?不免認為這乃是天注定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再追究了。自此以后,那兒子還真的就此痛改前非,真心孝敬二老,終得善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