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黎兜兜
![]()
?作者:文翼
來源:文翼TALK
01
前不久,坊間突傳“向家破產”的消息,據傳在某銀行的催繳欠款名單中出現了他們夫婦倆的名字,一時間眾說紛紜、猜測四起。
為此,向華強夫婦專程返港,以傳統登報方式發布聲明,還召開記者會公開辟謠,這場風波才逐漸平息。
![]()
近年來,外界對向家的關注,多集中于長子向佐身上。
他早年迎娶女星郭碧婷,雖參演過多部電影卻反響平平,最近反倒因“抽象”風格意外走紅網絡,成為話題人物。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向家其實還有一個次子,名叫向佑。
最近,向太罕見談及次子向佑。
她坦言,向佑是自己的“軟肋”,所以才一直避而不談。
她承認“慈母多敗兒”,直言向佑是她的心頭之痛,并反思是自己的過分寵溺,才導致他一步步走向歧途。
![]()
據悉,當年向佑和出租車司機發生爭執,朝對方臉部猛擊八拳,還囂張放話:“知不知道我爸是誰?”
后來,他因襲擊、刑事恐嚇等罪名被判入獄6個月。
向太透露,向佑在獄中結識了一些三教九流,出獄后竟夸下海口要與某地產商合作,伸手向她要投資。
向太了解兒子的秉性,做什么生意都失敗,反問他:“我們都沒資格去談,你哪來的勇氣?”
回首小兒子的成長軌跡,向太的悔意溢于言表。
她表示,若當初能少一分溺愛,多一分管教,少一分縱容,多一分引導,或許向佑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
看完向佑的經歷,有三句話不吐不快——
02
第一,溺愛,是毀掉孩子一生的元兇。
捷爾任斯基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父母溺愛和嬌慣孩子,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他們長成就會墮落,成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
這句話,在向太與小兒子向佑的關系中得到了殘酷的印證。
對于向佑,向太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幾乎有求必應。
這種無條件的兜底,讓孩子失去了對規則最基本的敬畏,也滋長了畸形的依賴與狂妄。
直到他闖下大禍,仍篤信家族能替他擺平一切。
溺愛不是愛,是裹著糖衣的毒藥。
它會慢慢剝奪一個孩子的責任感與獨立性,最終將他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不禁想起前段時間的海底撈事件。
兩個17歲的男孩,為尋求刺激,竟在包間里向火鍋里小便,拍下視頻上傳網絡炫耀,引發全網震怒。
![]()
事件發酵后,警方迅速行動,將兩個肇事的男孩都找到了。
最終,兩家共同向海底撈賠償220萬元,并在指定報刊上公開賠禮道歉。
這兩個孩子看似荒唐的行徑,正是長期溺愛所結出的惡果——他們習慣了在家庭的庇護下有恃無恐,便誤以為整個社會都會包容他們的任性。
可社會自有一套運行規則,從不會為任何人網開一面。
你若不舍得管教孩子,總有一天,社會會以更嚴厲的方式替你教訓他。
父母之愛,是溫柔的陪伴,更是堅定的管教——是在孩子即將偏離軌道時,那一記及時而有力的牽引。
否則,今天的縱容,終將成為他未來人生路上的一道深坑。
第二,掙快錢,坑慘了多少成年人。
向太說,向佑畫畫和打游戲都有天賦,游戲一碰就會,繪畫作品多次被學校收藏。
若能沉下心來深耕,無論是走電競路線還是藝術道路,都會有一番作為。
可他偏偏無心錘煉技藝,滿腦子只想著“發大財”,結果做什么都虧錢。
掙快錢,本質上是一種投機。
人一旦沉迷于這種投機,就很難再耐得住性子,也無法沉下心來做實事。
最近,李亞鵬二度離婚的消息又上熱搜。
正當吃瓜群眾紛紛猜測原因時,一則詞條悄然沖上熱搜——“李亞鵬還不上債,老婆孩子跑路了”。
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婚離得突然,說不定是“技術性離婚”,主要是為了規避債務風險。
這么一想,倒也合情合理,未必是空穴來風。
李亞鵬,曾是家喻戶曉的演員,憑借多部經典作品深入人心。
然而他卻選擇在事業巔峰期轉身離開熒幕,一頭扎進商海,妄圖在商業領域迅速積累巨額財富,實現所謂的“發大財”夢想。
他涉足房地產、文化等多個領域,卻因缺乏商業經驗和精準判斷,不斷遭遇挫折。
項目一個接一個地失敗,資金大量投入卻如石沉大海,不僅沒賺到錢,反而欠下巨額債務。
當初的李亞鵬,若是一直專注于演戲,如今肯定名利皆不愁,何至于落得這般境地?
![]()
他的人生軌跡,恰似當下這個時代一些人的縮影——
有的人看到一些所謂“輕松賺錢”的項目,便迫不及待地投身其中,結果賠得血本無歸。
有的人不愿腳踏實地工作,幻想通過炒股、炒幣等投機行為一夜暴富。
他們沒有系統的金融知識和風險意識,只懂得盲目跟風,最終在市場波動中損失慘重,原本安穩的生活也因此變得一團糟。
有句話說得很透徹:“人注定掙不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就算靠運氣掙到了,也會憑實力虧光。”
掙快錢的誘惑就像一個無底泥潭,一旦深陷其中,往往難以自拔。
它讓人忽視自身能力的提升,放棄腳踏實地的努力,最終在追求不切實際的財富夢想中迷失自我,付出慘痛的代價。
據我觀察,那些真正能留住財富、實現價值的人,往往都擁有一份“慢下來”的定力——
他們不走捷徑,只相信積累的力量;
他們不掙快錢,只深耕于自己的專業技能。
因為他們始終深信,當自己在某一領域成長為真正的高手,財富自然會隨之而來。
第三,人生這場修行,從來都是自己的功課。
不知從何時起,我越發篤定一個念頭:我們每個人來到這世間,都是來修行的。
優渥的家境或許能讓你開局輕松一些,卻無法替你免去人生路上必經的試煉與成長。
正如《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當初也以為嫁了個有錢老公,就能一輩子高枕無憂、衣食不愁。

結果呢?
她親眼撞破丈夫出軌,苦心經營的婚姻一夕崩塌,只能被迫從零開始,獨自面對生活的千難萬險。
說到底,人生這場修行,從來都是自己的功課。
有人通過工作磨礪心性,有人借由育兒觀照自身,有人通過一次次人際關系的碰撞,完成對自我的審視與蛻變。
每個人所面臨的情境不同,修行的路徑也千差萬別,但最終都指向更好的自己。
富家子弟向佑,含著金湯匙出生,原本有無數種順遂的人生選擇,卻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度迷失,最終鑄下大錯,入獄受罰。
但換個角度看,這何嘗不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場修行。
成長的教訓,鐵窗的經歷,或許會成為他痛定思痛、重新審視自己的契機。
人這輩子,該走的彎路,該吃的苦頭,該撞的南墻,該掉的陷阱,一樣都少不了。
唯有親身經歷過、反思過、掙扎過,才能在風雨中長出鎧甲,積蓄力量,修得內心的豐盈與澄明。
* 作者:文翼。專欄作者,資深自媒體人,愛生活愛美食,崇尚自由獨立。公眾號:文翼TALK(ID:wenyitalk66),關注我,每天陪你看盡世間百態,不負所有溫柔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